Page 242 - 内文
P. 242
章学诚研究概览
为有了需要以后促成创造,有了郁积因而需要宣泄,有了弊病而后需要革
除;伏羲、神农、黄帝、炎帝、颛顼这些古帝先王所有的制作发明,其动
因莫不如此;这好比小泉汇成江河,小土丘积成高山,是道理和事势决定
的必然趋势,并不是后代帝王的个人才能一定超过前代帝王——论述对于
历史哲学具有根本性原理意义的这样一篇道理,章学诚无疑是第一人!
由此也就应当理解:后圣效法前圣,并不是效法前圣的具体做法,
而是效法前圣依据客观的理、势所推动,把制度创制得更加显著、更加完
善的道理,所以,客观趋势(或言“事物法则性”)的道,好比是车轮永
远转动、向前发展,而具体的制度、事物,则好比车轮留下的一段一段的
轨迹。“一阴一阳,往复循环者,犹车轮也;圣人创制,一似暑葛寒裘,
犹轨辙也。”章学诚就是这样以极其形象、极其简洁明了的语言,解答了
“道”与各种国家制度和“圣人制作”二者的关系。
第二个命题:“言圣人体道可也,言圣人与道同体不可也。”
在上述透彻地论证了“道”是事物的内在法则,历代制度、“圣人制
作”是因理和势客观推动形成这一根本命题以后,章学诚已经掌握了充分
的立论根据,因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澄清一些长期被混淆的观点。
首先是,能不能把圣人的制作、经典,等同于“道”?道有自然,与
圣人不得不然,二者能等同吗?
千百年来儒生对经书极度崇奉,认为圣人和儒家经典就是“道”的化
身,圣人—六经—“道”三位一体,成为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观点。章
氏却振聋发聩,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道”与圣人不能等同。所论极为
有力:
道有自然,圣人有不得不然,其事同乎?曰:不同。道无所为
而自然,圣人有所见而不得不然也。故言圣人体道可也,言圣人与
道同体不可也。圣人有所见,故不得不然;众人无所见,则不知其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