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内文
P. 237

论章学诚对历史哲学的探索




               必有沿革,厥初必有渊源。”明了礼经是古代治国成功经验的记载,是
               “折衷于时之所宜”,则可判定当今学者尽心竭力于古代文献的搜辑、

               考订固然也有其价值,但决不能错误地视此为学问的最高境界,而应该
               追求学问更高的层次。故谓:“然以此为极则,而不求古人之大体以自

               广其心,此宋人所讥为玩物丧志。”章氏处在当日学者醉心考证的情况
               下,却难能可贵地告诫人们,真正有意义的,是学以致用,结合现实,

               指导现实:“推其所治之《礼》,而折中后世之制度,断以今之所宜,
               则经济人伦,皆从此出。”他又借此精辟地阐释考证之学和创造发挥两

               个不同的层次:“夫名物制度,繁文缛节,考订精详,记诵博洽,此藏
               往之学也;好学敏求,心知其意,神明变化,开发前蕴,此知来之学

               也。”且又强调:“真能知来者,所操甚约,而所及者甚广。”跳出名
               物训诂考证的局限,掌握并运用哲学观点,勇于从事“开发前蕴”的创

               造,则礼学也成经世之学,且将拥有多么广阔的天地!



                    三、历史哲学探索的第二层次:论证具有深刻意义的新命题



                    以上所论《易教》《诗教》《书教》《礼教》诸篇,都是章氏对儒
               家经典的新解,从而提出“六经皆史”,要“断以今之所宜”,“开发

               前蕴”等重要理论主张。古代的大量哲学原理都是包含在儒家经典之中,
               章氏借诠释经典来讨论哲学问题,是很自然的事,而且有其方便之处。然

               而,托庇于经典,本身又受到很大的局限。只有把哲学问题独立出来进行
               探讨,才能大大推进一步,提出真正能成“一家之言”的理论体系。章学

               诚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前进。对儒家经典的新诠释为第一层次,是他探索历
               史哲学的基础;围绕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提出重要的新命题为第二层

               次,是他探索历史哲学的深化和升华。
                    《文史通义》中《原道》(上、中、下)三篇,阐述了极其深刻的三



                                                                                        229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