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0 - 内文
P. 240
章学诚研究概览
论》云:“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
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
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
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这些论述,可以视为章氏所继承的思想资料。但明显的是,《易·系
辞下》虽讲了社会的演进趋势,但主要讲生产和制作,而且都是圣人发
明创造出来以教民使用。《礼论》讲礼的起源,包含有唯物的观点,但所
讲主要限于讲礼的产生是为了防止人相争而物穷。这些都能使章氏受到启
发,但章氏的论述更加深邃,达到更高境界,是讲作为理论核心和社会生
活法则的“道”,如何从原始混沌、草昧初开时代,逐步演进,由低级阶
段达到高级阶段,讲到刑政礼乐制度的产生,负责管理和统治国家人物的
出现,以至行政区划、井田、学校的出现,特别强调这是由于“事理自
然,渐形渐著”,“不得不然”,逐步演进的。所以侯外庐评价说:他好
像洞察到一些由原始公社、氏族公社到形成国家的演变。 [1]
尽管章氏理论远未达到系统、详尽、科学,也比不上摩尔根对易洛魁
部落的充分调查和达尔文的科学考察,其中还有不少推论的成分,但其重
要价值,在于他探讨了历史哲学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各种社会国家制度形成
的客观性和渐进性课题,而且所作的描画,毕竟与人类社会演进和社会生
活法则的实际进程大体相符合,坚持了正确的认识路线,具有很高的唯物
主义思想价值。
那么,“道”与各种治国制度、“圣人制作”是什么关系呢?章学
诚进一步论述:“道”是万事万物形成之“所以然”的客观法则,万事万
物、“圣人制作”都是在理和势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是道在不同阶段的表
现和形式。道好比是不停地前进的车轮,六经、“圣人制作”等则是车轮
[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第十三章《章学诚的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507页。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