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内文
P. 210

章学诚研究概览




               充分把握其时代意义。
                    章学诚对其时代的刻画要比他的缠绵自顾明朗得多也浪漫得多,也

               许他的郁郁不得志正是他那样看好的黄金时代映照的吧。后人也许不易理
               解,章氏的“六经皆史”说不仅毋庸置辩地预设了“唐虞三代”为理想的

               黄金时代的认知前提,更重要的是他赤诚热烈地相信“本朝”距离这种郅
               治之世近在咫尺。乾隆五十六年,章学诚有信给朱锡庚品评比较朱筠之文

               与欧阳修之文:



                        而先生之集,不如欧阳之壮,则时不同也。欧阳谏疏,辉光
                   简册,先生不为言官,且亦时无失政,故无所用也。欧阳碑版,

                   彪炳丹青,先生生逢尧、舜在上,将相公卿,奔走率职,不似叔
                   季之世,遇变而显瑰奇之行,有以峥嵘其文字也。                           [1]



                    这段话最能够与《丙辰札记》中“自唐虞三代以还,得天下之正者,

                                                                              [2]
               未有如我大清”云云那一段著名的为“本朝”争正统的话相发明 ,一为
               给友人的私函,一为写给自己看的札记,反映出他对所处“时”“世”

               的真实看法。章氏认为欧阳修所处的北宋不过“叔季之世”,而自处于
               “尧、舜在上”“时无失政”之盛世。看来,在章氏眼里,“本朝”与

               “唐虞三代”的距离,比之好高唱“回向‘三代’”的宋代士大夫之视本
               朝与“三代”的距离要近得多。这不能不说是学者所艳称的“乾隆盛世”

               在士人心理上的自然投影。可知“今兹幸值右文盛治”以及“伏惟皇上稽
               古右文,阐经裁史,以明政学。盖尧、舜之执中,而为尼山之笔削,千古







               [1] 章学诚:《又与朱少白论文》,《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第771页。
               [2] 参见《丙辰札记》,《章学诚遗书》,第390页。


           202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