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内文
P. 195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




               “考索之功”之别:



                        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
                   具此二途。譬犹日昼而月夜,暑夏而寒冬,以之推代而成岁功,

                   则有相需之益;以之自封而立畛域,则有两伤之弊。故马、班史
                   祖而伏、郑经师,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亦并行其道而不相为背

                   者也。    [1]



                    在当时经学占据了话语霸权的情势下,所谓“有相需之益”,那是
               章氏在为史学争地位;所谓“以之自封而立畛域,则有两伤之弊”,是在

               批评经学家如戴震者之盛气凌人若有伤我者,是为受经学压抑的史学抒愤
               懑焉;而“高明者”的“独断之学”与夫“沉潜者”的“考索之功”的界

               划,则骎骎乎大有视“史学”凌驾于“经学”之势矣!
                    3.由《史籍考》的编撰所激发的“尊史”的专业意识及其经史相通

               的观念
                                                                     [2]
                    “六经皆史”表达了章学诚独特的“尊史”观念。 而这一专业自尊
               的意识,显然由于《史籍考》的编纂而愈发张扬了。
                    乾隆五十三年三月,章氏开始为毕沅纂修《史籍考》,以此事为起

               点,章学诚学问进入新境界。最可注意者,是他在“经史之大原”问题上
               别出“新解”。是年五月二十三日,他在给孙星衍的信中说:



                        承询《史籍考》事,取多用宏,包经而兼采子集,不特如所

                   问地理之类已也……愚之所见,以为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



               [1] 章学诚:《答客问中》,《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第256—257页。
               [2]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有《尊史》篇,其意容有本于章学诚者,今借此两字以形容章学诚
               的思想倾向。


                                                                                        187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