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内文
P. 183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
将“九流”十家诸子之学分别溯源于古者某官的做法的启发:“刘歆《七
略》,班固删其《辑略》而存其六……即此数语窥之,刘歆盖深明乎古人
官师合一之道,而有以知乎私门初无著述之故也。”虽然他对《汉志》将
阴阳家溯源到羲和之官等具体论断是不满的。他甚至批评说:“诸子推本
古人官守,当矣;六艺各有专官而不与发明,岂为博士之业所误耶?” [1]
可见,章氏自己的六经探源工作是在《汉志》的基础上再往前推得的。
《周礼》当然是他悟得“六卿联事之意”、是他所追本的“专官”的文献
[2]
出处 ,在推论思路上则更得益于《庄子·天下篇》,对此,如《校雠通
义》所说“观其首章列叙旧法世传之史与《诗》《书》六艺之文,则后世
[4]
[3]
经史之大原也” 这一句话就把“六艺皆古史之遗” 说的立论之根据和
盘托出了。此外,章氏不时言及将不幸不见“古人之大体”之类的话,议
论之中又充满了“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感慨,在“经史之大原”问题上,
深受《庄子》之启发,这点似无疑问。
总之,“六艺为官礼之遗”说,实为章学诚秉承刘氏“向、歆所为
《七略》《别录》”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推源子学的“校雠”方
法,百尺竿头推源六艺,而将《周礼》《庄子》等有关文献条理化的心
得。就“六经皆史”观念的缘起来说,从章氏自己文字的指示获得认识,
[1] 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第4、98—99、46页。
[2] 参见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第3—4页。
[3] 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第108—109页。
[4] “六艺皆古史之遗”为“六经皆史”说的表述之一,见《丙辰札记》,《章学诚遗书》,
第388页。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