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内文
P. 181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




                   伯,《乐》属司成。孔子删定,存先王之旧典,所谓述而不作。
                   故六艺为经,群书为传。

                        不为官师职业所存,是为非法,虽孔子言礼,必访柱下之藏
                   是也……六经皆属掌故,如《易》藏太卜,《诗》在太师之类。                                  [1]



                    此说明确界定六经的性质为政府官书,渊源于官司职掌,并以孔子

               “述而不作”之论证明之。
                    诚如学者指出的,章学诚在《和州志·艺文书》中贯彻了当时的学

               术主张而采用了《七略》的分类体系,不过,此后他所编其他的地方艺文
               志和《史籍考》时却都放弃了这样的做法,把“复古”改为“宗刘”,把

               “宗刘”解释为宗师刘氏父子目录学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建立新的分类体
               系,而不是回到《七略》六分的分类形式,即“就四部之成法,而能讨论

                                                        [2]
               流别,以使之恍然于古人官师合一之故” 。而循此方法校雠出来的基本
               看法,愈出而愈进,关于六经之见解,是其一也。

                    上述主张在《校雠通义》的《原道第一》以及《汉志六艺第十三》
                                                 [3]
               等处作了我们所熟知的系统的阐发 。有学者将《校雠通义》与其最早稿
               本的抄本———北图所藏朱氏抄本《续通志校雠略拟稿》进行校勘可知,
               今三卷本《校雠通义》即是章学诚在乾隆五十三年校正后的定本,与乾隆

               四十四年写成的原稿仅有文字上的不同,文义上并无多大的差别。这并非
               以前人们所说经过了多么严重的修改。今本《校雠通义》与《续通志校雠

               略拟稿》朱氏抄本在文字上的出入,略如抄本“著录先明大道论三篇”今
               本《校雠通义》题为“原道”,“四部当宗七略论八篇”今本题为“宗






               [1] 《章氏遗书外编卷第十七:和州志二》,《章学诚遗书》,第558、556页。
               [2] 参见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第6、190页。
               [3] 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第2—3、75页。


                                                                                        173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