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内文
P. 110
章学诚研究概览
在三书中,志是主体,应该“词尚体要”,“不失著述之体”。掌
故是有关一方典制的原始记录,类似会要、会典那样,作为档案保存下来
的政事资料。文征是有关一方“不能并入本志”的奏议、征实、论说、诗
文、金石等。这样,就使论述与资料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构成一部完整
的地方志书。
章学诚认为作为方志中心的志应该采取“四体”,即“皇恩庆典宜作
纪,官师科甲宜作谱,典籍法制宜作考,名宦人物宜作传”。建立外纪、
年谱、考、传四种体裁来包容志的内容,“既无僭史之嫌,纲举目张,又
无遗漏之患”,使志能达到既严谨又合于史法的水平。
章学诚还提出了指导修志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就是所谓“五
难”“八忌”与“四要”。
所谓“五难”是在修志中易于遇到的难题,即清晰天度难,考衷古
界难,调剂众议难,广征藏书难,预杜是非难。他要求修志时克服这五
个难点。
所谓“八忌”是指修志时应防止的八项弊病,即忌条理混杂,忌详
略失体,忌偏尚文辞,忌妆点名胜,忌擅翻旧案,忌浮记功绩,忌泥古
不变,忌贪载传奇。如果志书中没有这八项弊病,那就是章学诚所推崇
的佳志。
所谓“四要”就是指一部志书的标准和修志者的工作规范。“四要”
是要简、要严、要核、要雅。就是说一部志书必须做到体尚简要,去取严
整,材料辨核,文词典雅,否则就不能算达到标准的志书。
此外,章学诚对若干具体编纂问题还不遗细微地作出规定,提出要
求,如重视调查访问,确立序次编排,对旧志内容应续其所有、补其所
无,采取审慎态度,对内容要兼通古今、详近略远,立论要谨严,行文要
质朴,等等。总之,他主张“持论不可不恕,立例不可不严,采访不可不
慎,商榷不可不公”(《章氏遗书·湖北通志检存稿·序例》)。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