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内文
P. 101

章学诚方志属史论研究




                      [1]
               也。” 所谓“欲其愚”,就是要求编纂者保持档案史料本来面目。但须
               说明一点,章氏“三书”中的掌故,乃是删约簿牍而成。如同《史记》八

               书,皆为综核典章、发明大旨而成。文征则是对史体的变通,今按班固
               《汉书》人物传记已有选文之例。章氏在志书中将重要诗文自人物传中分

               离出来,自成一体,这是章氏的创造;既突出了文献的重要价值,又有峻
               洁志体作用,符合方志分类记载之要求。此外,丛谈,即附载部分,史书

               无此体,而志书缺此体则内容难期完备,这又是史志之别。这里需要指出
               的是,章氏在方志为“一方之全史”理论指导下设计的“三书体”,本质

               上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的,但其方志体裁的运行机
               制,却一直为今天编修新志所借鉴,《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九条

               明确指出:“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有记、志、传、图、表、录等。”这
               些体裁的运用较章氏“三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但上述诸体裁,

               章氏已经确立,并已有系统论述。而新志与旧志不同点在于,旧志中的掌
               故类,在新志中已成为志书的主体——专志,这与章氏“三书”中“志”

               的部分所包含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在写法上则不能再是简单的资料排纂,
               而上升为著述之体。可见新志书在内容上的要求较章氏“三书”要高得

               多,体例上要谨严得多。但新志总体模式并未能尽如人意,亟待更新和改
               造,这乃是我们当代方志编纂者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发表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此次刊
               发时,作者对原文内容有所修订。吕志毅,现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地

               方志学会学术委员。)











               [1] 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中》。


                                                                                        093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