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内文
P. 94
章学诚研究概览
[1]
要删” 等重责。这一观点更有超乎前人之处者。所谓“朝史”即王朝之
史,它应以纪传史体裁为准例,即由纪、表、志、传所构成,只有这样,
一朝之史才能囊括无遗。章氏以方志为朝史要删,旨在强调方志体例同国
史体例相同,而内容要详于国史,以便删约志书要旨而成。
章氏指出地方志与地理书两者性质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学科,他
[2]
说:“地理之学自有专门,州郡志书,当隶外史。” 又说:“方志如古
国史,本非地理专门,如云但重沿革,而文献非所急,则但作沿革考一篇
[3]
足矣。” 界定地方志与地理书之别,堪称章氏一大贡献,其意义在于将
方志纳入史学的范畴,改变了历来将方志划入地理书的陈旧观念,扩大了
方志内容和范围,进一步统一了志体,辨明了方志在史学上的地位及作
用。章氏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一整套方志理论。
如果说方志属史论观点只是较前人更为系统化、具体化,还算不上章
氏的发明,那么,章氏方志属史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得出了“方志乃一
[4]
方全史” 的结论。
章氏既视方志为“一方全史”,因此,他在对史学著作分类时,将
着力点放在内容方面的区别。章氏认为,各种史学著作体裁尽管各异,而
从其内容上进行界定,不外“著述”与“比类”(或称撰述和记注)两大
类。对于某一著作来说,两者不一定兼备,而对于整个史学来讲,两者又
是缺一不可的。章氏论述了著述与比类两者的不同之处,“间尝窃取其义
以概古今之载籍,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也。夫智以藏往,
神以知来,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藏往欲其赅备无
遗,故体有一定,而其德为方;知来欲其抉择去取,故例不拘常,而其德
[1] 《亳州志掌故例议下》,见《章氏遗书》卷十五。
[2] 章学诚《释通》。
[3] 章学诚《记与戴东原论修志》。
[4] 《丁巳岁暮书怀投赠宾谷转运因以志别》,见《章氏遗书》卷二十八。
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