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6 - 内文
P. 366
章学诚研究概览
“写”出了某种具体的“意”的画,而是指某种作画的方式。与“言史
法”相对,“章言史意”有三层意思:
1.章学诚的论说,主要针对史著“风格”,即蕴含史著整体结构之
中的个人动力特征“意”,而不像刘知幾那样更多地谈论史著的体裁和形
式(“法”);
2.章学诚更强调历史研究作为一种技艺性活动的默会性质:不可言
传、难以传承、依附于史家个体、很难规则化等。此即“意”,与可言
传、规范化的“法”相对,用以消解尚“法”可能带来的拘执固化;
3.章学诚本人论史的风格:习用意会思维,诉诸感觉体验,持论通
达不拘,言辞暧昧灵活等,与刘知幾周延的思路、精核的质疑、明断的言
辞成一对比。章学诚不是在某一个问题而是在几乎所有问题上的论述都呈
现“言意”的风格特征。 [1]
为聚焦论题,本文所论主要集中于第一点,但二、三两点显然和第一
点相关。概括地讲,我们可以把“言史意”整体上看成一种史学史范式,
而今日所通行的史学史研究范式遮蔽对章学诚的这种解读。两者的不同可
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认识对象的不同:“内容、主题”与“风格”。学有两端,一
个出色学者的思想体系(或一本史著),除了它的观点内容外,都会有一
种风格。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一个感性、想象力、知性、判断力和理性等诸
种认识能力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不同的人那里,这些思维的不同因素相互
[2]
调配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不同学者生产的思想产品,诸认识能力的比例
会有所不同,这和叙述风格一样,同是构成知识的个人特征的一个方面。
[1] 本文只讨论了史学史论述这一个问题,实际上在图书分类、通史论述等重要问题上,章学
诚表现出都“以意言之”的特点。
[2] 可参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以及邓晓芒的解
释,参见邓晓芒《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29页。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