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内文
P. 370
章学诚研究概览
建了悲剧生成的历史。当然与《悲剧的诞生》相比,《书教下》要简单
得多,但是基本结构却类似。章学诚也是拈出“圆神/方智”这一组二
元对立,运用意会的思维技术,假想存在某种“意”,在史学史中延绵
[1]
流变。 有文学研究者曾经区分出不同的文学批评研究范式:通常的文学
[2]
史为“归纳—演绎型”;而尼采这类属于“隐喻型” ,从大略比较的意
义上讲,史学史研究也存在这样两种模式,刘知幾是前者,章学诚是后
者——只是这种“隐喻型”的模式,在史学史中出于俗常思致之外,我们
以前没有辨认出来。
众所周知,现今的史学理论经常围绕着一些二极概念组展开讨论,
例如“科学性与人文性(或艺术性)”“解释与理解”“历史理性与历史
感”“客观性和主体性”“转喻(包括提喻)与隐喻”等,这都是缘于人
类心理和思维一些根本性的二元分梳。我们也常常见到各种智识领域“双
峰对峙”的现象——按列维—施特劳斯别致的说法,这像“猫和狗”的对
[3]
照 ——如“朱陆”“庄屈”“李杜”“迁固”;哲学群星谱中柏拉图和亚
[5]
[4]
里士多德平分秋色 ,康德与黑格尔分庭抗礼 ;社会学中韦伯和涂尔干泾
[6]
渭二分;经济学圈里凯恩斯和哈耶克凝视彼此、“双虎屠龙” ;那不勒
斯博物馆里奉有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双面雕塑,两人背靠背,面朝两个方
[7]
向,象征着看待历史的两种方式 。史学史上那些同样堪称伟大,却各有
[1] 另如书论中,明代项穆的《书法雅言》,围绕“圆/方”两字铺衍出一个对书法史的整体解
释,和章学诚《书教下》可以一比。
[2] 参见蒋原伦、潘凯雄《文学批评与文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205页。
[3] 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我们都是食人族》,廖惠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第77页。
[4] 海涅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不仅是两种体系而且也是两种人性的典型。”参见海
涅《论德国》,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5页。
[5] 何兆武《重读康德》记周礼全语:“哲学家不是康德派,就是黑格尔派。”参见《读书》
2003年第3期。
[6] 这是尼古拉斯·韦普肖特《凯恩斯大战哈耶克》(闾佳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中
一章的标题。
[7] 唐纳德·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宋立宏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页。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