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内文
P. 297

《周官》《春秋》与章学诚的史学




                    总的来说,章学诚对汉以后的学术是如此评价的:



                        学术之歧,始于晋人文集,著录之舛,始于梁代《七录》,
                   而唐人四库因之,千余年来,奉为科律,老师宿儒,代生辈出,

                   沿而习之,未有觉其非者。体裁讹滥,法度横决,汹汹若溃堤之
                   水,浸流浸失,至近日而求能部次经史,分别传志,题款暑目之

                   微,亦往往而失也。           [1]



                                                            [2]
                    有鉴于此,他提出复“《周官》之遗法” 的主张。
                    通过对《周官》官守体系到《七略》《隋书·经籍志》等书目分类

               体系演变的考察,章学诚对学术的渊源流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比较
               书目著录方式的优劣,得出《七略》能“以部次治书籍,自符体系”的结

               论,所以他主张“宗刘”。
                    2.《周官》与经世精神的重建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及其他著作,大多限于讨论学术源流,很少涉
                                        [3]
               及社会现实与政治问题。 但是他的思想中并不缺乏经世精神,“史学所
                                             [4]
               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 “学问所以经世,而文章期于明道,非为
                                                          [5]
               人士树名地也。”“学术固期于经世也。” “学业将以经世,当视世所
                                    [6]
                                                                              [7]
               忽者而施挽救焉。” “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 其所倡
               导的经世目标,是对乾嘉考据学风流弊的纠偏,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但


               [1] 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外篇三《上晓徵学士书》,第523页。
               [2] 《文史通义》内篇六《文集》,《章氏遗书》卷六。
               [3] 杨念群的《章学诚的“经世”观与清初“大一统”意识形态的构建》(《社会学研究》
               2008年第5期)是关于此问题的代表性论文。
               [4] 《文史通义》内篇二《浙东学术》,《章氏遗书》卷二。
               [5] 《文史通义》内篇四《说林》,《章氏遗书》卷四。
               [6] 《文史通义》外篇三《答沈枫墀论学》,《章氏遗书》卷九。
               [7] 《章氏遗书佚篇·与史余村》。


                                                                                        289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