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3 - 内文
P. 293

《周官》《春秋》与章学诚的史学




               1902),则进一步提出章氏“凡所论著,皆胎原《周官》,脉法《春
                                                               [1]
               秋》,归魂太史,以经旋史,以复官师联事之规” 。二人都强调礼与《春
               秋》对章氏思想的影响。从以下引文来看,二人的论断显然可以成立:



                        古无私门之著述,六经皆史也。后世袭用,而莫之或废者,
                   惟《春秋》《诗》《礼》三家之流别耳。纪传正史,《春秋》之

                   流别也;掌故典要,《官礼》之流别也;文征诸选,风《诗》之
                   流别也。     [2]

                        盖六艺之教,通于后世有三:《春秋》流为史学,《官礼》
                   诸记流为诸子;论议《诗》教流为辞章辞命。                         [3]

                        史学本于《春秋》;专家著述本于《官礼》;辞章泛应本于
                   风《诗》,天下之文,尽于是矣。                  [4]



                    《诗》对后世的影响基本体现于文学,章学诚曾称自己对“文辞不甚

                                                [5]
               措议。盖论史而至于文辞,末也” 。因此本文略而不论。《春秋》因“流
               为史学”,自然要重视,但《官礼》对其史学思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周官》与章氏史学



                    1、《周官》与学术源流论

                    章学诚之子华绂在《文史通义》跋中曾提出:“其中倡言立议,多前
               人所未发,大抵推原《官礼》,而有得于向、歆父子之传,故于古今学术



               [1] 徐树兰:《文史通义跋六》,载于《章氏遗书附录》。
               [2] 《章氏遗书》卷十四《方志立三书议》。
               [3] 《章氏遗书补遗·上朱大司马论文》。
               [4] 《文史通义》内篇七《立言有本》,《章氏遗书》卷七。
               [5] 《章氏遗书》卷十三《与陈观民工部论史学》。


                                                                                        285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