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内文
P. 160
章学诚研究概览
考据的作用,“必如其所举,始许诵经,则是数端皆出专门绝业,古今寥
寥不数人耳,犹复此纠彼讼,未能一定。将遂古今无诵五经之人,岂不
诬乎!”这里,章学诚批评的,显然是戴震提出的“由字以通其词,由
词以通其道” 【6】 (卷九《与是仲明论学书》)的治学方法。戴震主张由训诂而
明道,所以将“马、班之史,韩、柳之文”仅看成是一种“艺”,认为
不足以明道。章学诚对此讽喻说:“此犹资舟楫以入都,而谓陆程非京
路也。” 【2】 (卷二十九《又与正甫论文》)《书朱陆篇后》则言:“其自尊所
业,以谓学者不究于此,无由闻道。不知训诂名物,亦一端耳。古人学于
文辞,求于义理,不由其说,如韩、欧、程、张诸儒,竟不许以闻道,则
亦过矣。”
章学诚之攻驳戴震,以上三个方面大致可以概括,其间,既有中肯之
批评,也有偏激的贬辞,在此不作深论。因为这里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
题是,章学诚评价戴震学术的目的何在?以上分析的各篇文目中,可以较
为明显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章学诚的攻戴,往往会与现实的学术风气联
系在一起。例如,乾隆五十四年的《答沈枫墀论学》,批评戴震强作古文
辞,不善趋避,接下来即言:“要之,文易翻空,学须摭实。今之学者,
虽趋风气,竞尚考订,多非心得,然知求实而不蹈于虚,犹愈于掉虚文而
不复知实学也。” 【2】 (卷九《答沈枫墀论学》)乾隆五十六年的《又与正甫论
文》中亦言:“今之误执功力为学问者,但趋风气,本无心得,直谓舍彼
区区掇拾,既无所谓学,亦夏虫之见也。”可见,通过攻驳戴震的学术来
批评当时的学风,是章学诚攻戴的一个目的。
然而,仅仅关注此点,显然不够,这一问题的解答,仍需回到《书朱
陆篇后》,这是评论戴震学术最为集中细致的文字。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