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内文
P. 162
章学诚研究概览
训胡为;理义不存乎典章制度,势必流入异学曲说而不自知。” 【6】 (卷
一一《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此时,他以训诂明义理的思想已然确立,章学诚
所说的“得其所以然,将以明道”的含义也应在此。戴震的《论性》《原
善》等阐发义理的著作确实不为时人所赏识,按章学诚所言,则戴震感于
世无真知,遂有“肩舆之隶”与“乘舆之大人”一说,证之以其弟子段
玉裁所记:“先生之言曰:‘六书、九数等,如轿夫然,所以异轿中人
也。以六书、九数尽我,是犹误以轿夫为轿中人也。’” 【6】 (卷首《段玉裁
序》)可见章学诚所称当世之通人不解戴学,实为不诬。所以在这篇文字
的结尾,他再度重申:“后学向慕,而闻其恍惚玄渺之言,则疑不敢决,
至今未能定戴为何如人,而信之过者,遂有超汉、唐、宋儒为孟子后一人
之说,则皆不为知戴者也。” 【2】 (卷二《朱陆》附《书朱陆篇后》)
章学诚于乾隆五十五年撰写了《郑学斋记书后》一文,开篇写道:
“戴东原云:‘郑学微而始以郑氏名学。’其说洵然。时文兴而文辞
始有古文之名,同一理也。戴君说经不尽主郑氏说,而其《与任幼植
书》,则戒以轻畔康成,人皆疑之,不知其皆是也。”此文虽然意在指
斥当世学风中的墨守之弊,主张“学当求其是,不可泥于古”。但观此
一段,可以看出,其间依旧蕴含着章学诚讥讽时人不解戴学的意味。他
为戴震的境遇解释说:“任氏(大椿)锐思好学,非荒经蔑古者也,然
未能深有得于古人而遽疑郑学,此戴君之所以深惧也,故又以为戒耳。
然墨守之愚及墨守之黠,与夫愚心自是而不为墨守者,各执似是之非以
诘戴君,戴君将反无辞以解。” 【2】 (卷八(郑学斋记书后》)钱穆先生认为:
“实斋此文,发明戴氏治学精神极深切。” 【3】 (p.409)胡适先生则更据此
篇判断章学诚“深知戴学” 【7】 (p.113)。章学诚在这篇文字中并未明言
自己深解戴学,但却说:“心知其意,难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对不解
戴学者的轻蔑态度已流露其中。
章学诚与好友邵晋涵也曾有过关于戴震学行的辩论,关于此,邵晋涵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