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内文
P. 164
章学诚研究概览
前,以谓此说似买椟而还珠。而人微言轻,不足以动诸公之听。
【1】
(佚篇《答邵二云书》)
这段文字反映出的信息也很引人注目,章学诚从学于朱筠,当是乾隆
三四十年的事情,其中表述的文意非常清楚:当时学界众望所归的人物皆
以戴震所学在训诂、名物、六书、九数,而于其《原善》等明六经义理的
著述则大不以为然。所以在《与史余村》一信中,章学诚写道:“有如戴
东原氏,非古今无其偶者,而乾隆年间,未尝有其学识。是以三四十年中
人,皆视以为光怪陆离,而莫能名其为何等学。” 【1】 (佚篇《与史余村》)
在与邵晋涵的辩论中,章学诚极力强调自己知戴最深,他对邵
晋涵说:“戴君虽与足下相得甚深,而知戴君之深,足下似不如仆之
早。”“惟仆知戴最深,故勘戴隐情亦最微中。”章学诚还极力向邵晋涵
表白自己批评戴震的缘由:“其学问心术,实有瑕瑜不容掩者。”“仆之
攻戴,欲人别瑕而择其瑜,甚有苦心,非好为掎摭也。或谓戴氏生平未尝
许可于仆,仆以此报怨者,此则置之不足辨也。” 【1】 (佚篇《答邵二云书》)
章学诚在这里极力申辩自己评价戴震学术不是以私报怨,而是“甚有苦
心”,那么他的“苦心”何在呢?只是他所讲的“欲人别瑕而择其瑜”
吗?这显然不足以让人信服。章学诚在《答邵二云书》中不经意地讲到了
这样一句话:“至于‘两庑牲牢’等语,本无足为戴轻重,仆偶举为《原
道》诸篇非有私意之旁证耳。” 【1】 (佚篇《答邵二云书》)可见,通过评价当
时最优秀的人物,推扬自己的学术主张,才是章学诚的心意所在。
四
章学诚对戴震《原善》一书的一再肯定也值得我们注意,前所叙述而
外,嘉庆二年前后,章学诚致书朱锡庚,又言: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