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5 - 内文
P. 335

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经典价值




                    朱佳木同志在第二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上讲话指出:“地方志的性
               质是方志学全部理论的立足点,也是方志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首轮修

               志开展以来,方志界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对地方志的性质问题开展
               了大讨论,其中仅给地方志下的定义就多达几十种。《地方志工作条例》

               中关于‘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的定义,正是在这个讨论的基础上

               整合了方志界各种见解的结果。然而,这一定义针对的毕竟是地方志书,
               并不能完全代替对地方志的定义。因此,关于地方志的性质,在学术上仍

                                                   [1]
               有讨论的必要,也有讨论的空间。” 《条例》是从地方志工作角度来界
               定地方志的性质,目的是把地方综合性年鉴纳入工作范围,拓展地方志工

               作的领域,有助于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对既相似又有不同性质的
               两种书下一个统一的定义,说“资料性著述”不行,因为年鉴是工具书;

               说“工具书”也不行,那就降低了地方志书的品位,只能用“资料性文
               献”来概括。而《条例》对地方志下了工作定义,并非要阻断从学术上继

               续研究地方志性质的路径,从学术上进一步研究方志性质理论的空间仍然
               广阔。仅笔者在《条例》颁布后就撰写近30篇关于方志性质理论研究的学

                                                               [2]
               术文章提出要辨析与方志性质相关的一系列概念 ,指出要区别方志性质
                                                                            [4]
                                    [3]
               判断与方志性质定义 ,推出方志性质是一个系统概念的命题 ,强调从
                                                   [5]
               七个方面深入进行方志性质理论研究 。还有其他一些新的观点,说明从
               学术上研究方志性质理论还大有用武之地。

                    而章学诚从总结修志实践经验升华方志性质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
               的研究理论。章学诚在近30年的修志历程中,一直致力于解决志书资料性



               [1] 朱佳木:《关于当前加强方志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2期。
               [2] 梁滨久:《方志性质理论研究要厘清一些基本概念》,《广东史志视窗》2006年第2期。
               [3] 梁滨久:《方志的性质定义与性质判断》,《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2期。
               [4] 梁滨久:《方志性质是一个系统概念》,《河北地方志》2006年第7期。
               [5] 梁滨久:《拓展方志性质理论的学术研究空间》,《今古大观》2013年第2期。


                                                                                        327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