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4 - 内文
P. 334
章学诚研究概览
远,故曰:‘志者,志也,欲其经久而可记也。’”这就是说,方志中的
“志”,是根据一方的各种资料撰写成的综合性著作,要求有事、有文、
有义,并做到有典、有法,可诵可识,传世行远,经久可记。所说“掌
故”,是指一方有关典章制度的原始记录,是作为档案而保存下来的部分
政事资料。“文征”是一方奏议、征实、论说、诗赋、金石等原始文献资
料的专辑。此外,章学诚还主张别置“丛谈”,类似现在的杂记。此说是
章学诚方志编纂学说的精华、精髓,旨在处理撰著文字与纂辑资料的关
系,解决方志资料性与著述性的矛盾,使著述的部分能发挥学者之长,成
一家之言,而纂辑的资料部分得以完整保存。联系他的一些其他论述也可
知章氏此说的要旨所在。他在《书教下》里将史学分为撰述、记注两家,
在《报广济黄大尹论修志书》中说:“史家又有著作之史与纂辑之史。”
在《报黄大俞先生书》中则说:“著述譬之韩信用兵,而比类譬之萧何转
饷。”这都是说史志之书有著述和纂辑两体。处理好两者关系,可使地方
志既不失著述之体,又保存丰富史料。章氏立三书说就实质而言为两体,
即撰著体的“志”和纂辑体的“掌故”“文征”。但是,我们对此说的当
代应用还研究得不够,运用空间还很大。我们在大数据盛行的信息时代编
修地方志,若想在一本志书里兼顾著述、纂辑两体是比较困难的,甚至可
以说是不可能的。新方志设有附录,力图兼顾著述与纂辑两体,但纂辑所
载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纸质本方志与电子版
方志的各自优势的问题,以及两者的结合问题。如果让纸质本方志保持著
述之体,从大量的资料中把握重点,撷取精华,附录部分尽量择要精简,
而让光盘版方志收纳大量有存史价值的资料,主要是纂辑资料,使纸质版
方志与光盘版方志各展所长,相辅相成,配套发行,同时建数据库,在网
上运行数字方志软件,实是沿着章学诚“方志立三书”的思路来的,系吸
收章氏方志编纂思想的良策良举。
其三,深入开展地方志性质理论研究需要借鉴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