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4 - 内文
P. 324

章学诚研究概览




               世口矣!……此章氏孤行修志之高作,率绝迹于世之总因欤?”                                  【6】135
                    正是由于章学诚把方志看作是地方史,因此在方志起源问题上,他认

               为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记载各诸侯国的史书,如晋之《乘》、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等,应是最早的方志,“百国春秋,实称方志”                                 【5】298 ,“夫

               州县志乘,比于古者列国史书,尚矣”                      【3】664 ,而唐宋时代的图经则不是
               方志,“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而近代修志诸家,误仿唐宋

               州郡图经而失之者也。《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之《乘》、楚
               之《梼杌》、鲁之《春秋》。是一国之史,无所不载,乃可为一朝之史之

               所取裁。夫子作《春秋》,而必征百国宝书,是其义矣。若夫图经之用,
               乃是地理专门。按天官司会所掌书契版图,注版谓户籍,图谓土地形象,

               田地广狭,即后世图经所由仿也。是方志之与图经,其体截然不同,而后
               人不辨其类,盖已久矣”              【3】880 ,甚至把元明清所修的《一统志》也排斥

               在方志门外,“今之图经,则州县舆图,与六条宪纲之册,其散著也。若
               元明之《一统志》书,其总汇也。散著之篇,存于官府文书,本无文理,

               学者所不屑道。统汇之书,则固地理专门,而人物流寓、形胜土产、古迹
               祠庙诸名目,则因地理而类撮之,取供文学词章之所采用,而非所以为书

               之本意也。故形胜必用骈俪,人物节取要略,古迹流连景物,祠庙亦载游
               观,此则地理中之类纂,而不为一方文献之征,甚皎然也”。                                   【3】881 这种

               看法,造成了方志观念的褊狭性,无形中也割断了方志发展的历史。



                    二、具体编纂体例中存在若干误区



                    章学诚在方志具体编纂体例方面确有许多自创之处,足为后世法。如
               《方志分立三书》,即把一部志书分修为志、掌故、文征三部书;厘定大

               事记在志书中的地位,志首必冠以编年纪,以为一书之经;首倡“政略”
               体(章氏认为志书中的“名宦传”仅为官员任职当地的记载,取材与一般



           316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