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内文
P. 251
论章学诚对历史哲学的探索
推道体之存即在众人之不知其然而然。集大成者实周公而非孔
子,孔子虽大如天,亦可一言而尽,孔子于学周公之外更无可
言。六经未尝离器言道,道德之衰,道始因人而异其名,皆妄自
诩谓开凿鸿蒙,前人从未言至此也。 [1]
此文对于了解章学诚著《原道》时学术界的思想背景,不啻为一篇珍贵
的历史文献。当时,连章氏志趣甚得的友人,尚且视为重蹈宋人习气,不
见新鲜,由此更可认识章氏从事哲学探索之艰苦,也更可体味其超前性
的思想成果之格外可贵!章学诚数十年究心他人所不理解之学,敢言他人
之所不敢言,故而生前知己寥寥,诚未足为怪。章氏友人中也有表示赞许
者。邵晋涵曰:“此乃明其《通义》所著,一切创言别论,皆出自然,无
矫强耳。语虽浑成,意多精湛,未可议也。”章氏族子廷枫曰:“是篇题
目,虽似迂阔,而意义实多创辟。如云道始三人居室,而君师政教,皆出
乎天;贤智学于圣人;圣人学于百姓;集大成者为周公而非孔子,学者不
可妄分周孔;学孔子者,不当先以垂教万世为心;孔子之大学《周礼》,
一言可以蔽其全体;皆乍闻至奇,深思至确,《通义》以前,从未经人道
过,岂得谓陈腐耶?诸君当日诋为陈腐,恐是读得题目太熟,未尝详察其
文字耳。”(均见《文史通义》内篇二《原道下》篇末附录)但是,是金子就要放射
出光辉。章氏期望百年以后能获得知音,果不其然!20世纪学者中,钱
穆、叶瑛、侯外庐均论评其具有特识,上文已加以称引。此外,梁启超、
顾颉刚这两位处于20世纪初学术近代化转捩时刻的人物,也因当时亲历的
环境而从《文史通义》书中受到巨大的触动和鼓舞,认为:《文史通义》
“实为乾嘉以后思想解放之源泉”,“为晚清学者开拓心胸,非直史学之
[1] 《文史通义新编》外篇三《与陈鉴亭论学》。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