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内文
P. 250

章学诚研究概览




               气馁,他相信自己坚持的方向正确,强调此篇的撰著实为针对以名物训诂
               为尽治学的能事,或人为地划分畛域的错误倾向:



                        前在湖北见史余村,言及先后所著文字,则怪《原道》诸

                   篇与《通义》他篇不类,其意亦谓宋人习气,不见鲜新,及儿子
                   回家,则云同志诸君皆似不以为可;乃知都门知己俱有此论,足

                   下谕编卷末,尚为姑恕之辞耳。道无不该,治方术者各以所见为
                   至。古人著《原道》者三家:淮南托于空蒙,刘勰专言文指,韩

                   昌黎氏特为佛老塞源,皆足以发明立言之本。鄙著宗旨,则与三
                   家又殊。《文史通义》专为著作之林校雠得失。著作本乎学问,

                   而近人所谓学问,则以《尔雅》名物,六书训故,谓足尽经世之
                   大业,虽以周、程义理,韩、欧文辞,不难一吷置之。其稍通方

                   者,则分考订、义理、文辞为三家,而谓各有其所长;不知此皆
                   道中之一事耳,著述纷纷,出奴入主,正坐此也。鄙著《原道》

                   之作,盖为三家之分畛域设也。篇名为前人叠见之余,其所发
                   明,实从古未凿之窦,诸君似见题袭前人,遂觉文如常习耳。



               章学诚进而确信无疑地指出,篇中揭示的道形于三人居室,道体之存即在

               人伦日用、社会生活的必然性、法则性之中,由此体现穷变通久的原理等
               重要命题,乃具有巨大的价值:



                        以孔子之不得已而误谓孔子之本志,则虚尊道德文章别为

                   一物,大而经纬世宙,细而日用伦常,视为粗迹矣。故知道器合
                   一,方可言学;道器合一之故,必求端于周、孔之分,此实古今

                   学术之要旨,而前人于此,言议或有未尽也。故篇中所举,如言
                   道出于天,其说似廓,则切证之于三人居室。若夫穷变通久,则



           242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