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内文
P. 228

章学诚研究概览




                    章学诚作为一位思想深刻的学者,对其《文史通义》的命名,和本人
               的学术宗旨,曾经一再予以揭示。

                    《上晓徵学士书》云:



                        学诚自幼读书无他长,惟于古今著述渊源、文章流别殚心
                   者,盖有日矣。尝谓古人之学,各有师法,法具于官,官守其

                   书,因以世传其业。访道者不于其子孙则其弟子,非是即无由
                   得其传。……盖向、歆所为《七略》《别录》者,其叙六艺百

                   家,悉惟本于古人官守,不尽为艺林述文墨也。其书虽佚,而
                   班史《艺文》独存。《艺文》又非班固之旧,特其叙例犹可推

                   寻。……然赖其书,而官师学术之源流,犹可得其仿佛。故比者
                   校雠其书,申明微旨,又取古今载籍,自六艺以降讫于近代作者

                   之林,为之商榷利病,讨论得失,拟为《文史通义》一书。分内
                   外杂篇,成一家言。           [1]



                    钱大昕是章氏最敬佩的学者,当时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学诚处于坎

               坷侘傺、无人理解的情况下,写信向他讲出肺腑之言。最值得注意者,是
               学诚揭示出其学术宗旨是殚心于“古今学术渊源,文章流别”,“自六艺

               以降讫于近代作者之林,为之商榷利病,讨论得失”,他所确定的目标,
               是要分析古今学术的渊源,评判著作之林的利病。这就大大超出了史学评

               论的范围,证明他要探讨的是自六艺以来讫于当代学术的指导思想及其演
               变,探讨两千多年来不同著作家学术根本观念的得失。他之所以一再强调

               古人之学“法具于官,官守其书”,且认为自刘向、歆至班固《汉书·艺
               文志》的主要价值是“悉惟本于古人官守”,即强调古代学术的本原在于


               [1] 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22-
               523页。


           220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