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内文
P. 171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
[1]
意到章氏并无以史学代经学之意,更无贬经之企图 。汪荣祖甚至断言:
“儒家经典在明清时代既未动摇,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也不是要动摇儒家
经典。实斋仍受其时代的制约倒是难以动摇的事实。” [2]
当然,分歧绝不止于此,围绕“六经皆史”说的思想来源及其在章氏
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对其“维持宋学”或是“反理学”意旨之判定,及其
与晚清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关系,章氏与戴震之争的评价,等等,几乎都是
歧见丛生的。吊诡的是,多少年来学者用心发掘出来的“六经皆史”说之
“时代”的或超越“时代”的意义,事实上却越来越远离那个让章学诚本
人深感寂寞的“时代”!虽然没有人否认“六经皆史”说蕴含着“太多的
思想内容”,但是,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而后人领略的,又
有多少是硬生生“被赋予”的,此绝非一言可决。
有鉴于此,在总结既有丰富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方法的层面进行反
省尤其有必要。有学者敏锐地指出:“现有论著中,以逻辑分类方式研究
章学诚各种学术见解者多,而以历史的方法考察章氏学术成长轨迹者少,
[3]
也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还有论者认为:“历史式(演进式)研
[4]
究,则正可弥补观念式研究模式之不足。” 其实,如果论及方法,章学
[1] 周启荣、刘广京认为:“不过他并没有把六经与后世史籍的地位平列。”“由是化经入
史,六经独尊的观念可破,而史学、立言、著述的地位可以确立,且该经学于其中。”此论则又
可与钱、侯、余氏诸说相通。参见《学术经世:章学诚之文史论与经世思想》,收入《近世中国
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第130、140页。林安梧认为:“我们虽可说他亦瓦解了以经典文献
之考据为‘道’之根本这样的理解方式,但我们实不宜说他是要瓦解整个经学传统,而以为他是
要以史学来替代经学。”林安梧《章学诚“六经皆史”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反省》,见林氏著
《中国近现代思想观念史论》,台北:学生书局,1995年,第152页。
[2] 汪荣祖:《章实斋六经皆史说再议》,《史学九章》,第343页。梁继红也认为:“近代
以来,由于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被赋予了太多的思想内容,从而始
(疑为“使”——引者)之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代表。”见《章学诚学术研究》,北京大学博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129页。
[3] 乔治忠:《章学诚学术的百年来研究及其启示》,见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
刊》(2003年卷),第184页。
[4] 黄兆强:《近现代章学诚研究评议》,见陈仕华主编,林惠珍编辑《章学诚研究论丛:第
四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2005年,第28页。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