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内文
P. 170
章学诚研究概览
之说,认为章学诚“通过方志和《史籍考》的编纂,他逐渐建立了‘以史
概经’‘以今代古’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最后则凝聚在‘六经皆史’这
[1]
一中心命题之中” 。他尤着墨于从“心理”角度阐发章氏以文史校雠之
学与戴震经学抗争之意。
与钱、余颇有相通之处,侯外庐高度评价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
称其“不但是清初反理学的发展,而且更有其进步的意义。他大胆地把
中国封建社会所崇拜的六经教条,从神圣的宝座拉下来,依据历史观点,
作为古代的典章制度的源流演进来处理,并把它们规定为‘时会使然’的
趋向。他反对人们崇拜那样‘离事而言理’的经,更反对离开历史观点而
[2]
[3]
‘通’经” 。此说影响颇广 。
与上述观点相反,柴德赓则认为:“可惜,他的意图不是抑经以尊
史,实际还是为了尊经。”柴氏指出:“学诚心目中不止以为六经是古
代史书,而且是最高标准的史书,为后世所不能及,其精意在此。名为尊
史,实则尊经,他只是阐明经史的关系而已,并不触动当时理学家和考据
[4]
家的情绪。” 此说亦颇不乏同道,像周启荣、刘广京、林安梧等都能注
[1]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61页。余氏关于此说的系统
看法,又见收入韦政通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大全》中余英时所撰之“六经皆史”条,北京:世界
图书出版公司重印,1989年,第166—176页。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09—510页。
[3] 如学者所说:“傅振伦、陈光崇、仓修良等皆基本认同侯外庐的见解,主张章氏‘六经皆
史’打破尊经抑史的传统观念,将六经从神圣的宝座上拉了下来,作为历史记录看待。”参见乔
治忠:《章学诚学术的百年来研究及其启示》,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3
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74—175页。
[4] 柴德赓:《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光明日报》1963年5月8日,第4版。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