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内文
P. 117
中国方志学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和大陆李默的《广东方志发展史略》等论文提交会议。
香港学者还撰著了有关方志学的研究性专著,如1965年饶宗颐收集
《永乐大典》内的潮州志及明、清、民国三种潮州地方志,集为《潮州志
汇编》,并附以《清以前之潮州志纂修始末》一文,对潮州志进行了较全
面深入的研究。同年,陈正祥著《中国方志的地理学价值》,论述了方志
的特性、种类和分布,方志的渊源和发展,方志所包括的地理学资料及以
八蜡庙的建立点来探寻蝗虫的踪迹,作出了如何利用旧志资料的范例。
台湾地区的方志学理论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方志性质问题和新方志的探
索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学者们对方志的性质主要有四种看法:(一)地方
志是地方史;(二)地方志为地理书;(三)地方志是地方史与地方地理
的合流;(四)地方志是既不属地理、亦不属历史的另一门类。对于新方
志是什么的探索,主要有三派不同的看法。
(一)新地学派。以张其昀为代表,认为新方志应以地理为主,主张
用现代地理学的方法来纂修方志,效法外国的“区域地理”的研究方式。
(二)社会学派。以陈绍馨为代表,主张新方志应从社会学角度来
研究与编写,提倡“区域研究”要离开旧传统,根据现代社会科学重新
撰写。
(三)方志三学论。此为唐祖培所倡导。他主张立“自然”“自
立”“自强”三纲领。倡导方志科学、方志文学、方志哲学的方志三学。
台湾学者也撰有一些研究专著,如唐祖培的《新方志学》,分志目、
志例、志图、志表、志考和志传等篇,其自序则详细阐释建立方志三学的
主张。杜学知的《方志管窥学》,其中《台省通志纲目商榷》一文,从方
志起源、性质、体例、内容、纂修以至台省通志志目草案等,均一一加以
简述与分析。毛一波的《方志新论》为作者论文集,有《方志学与史学》
《杂论史与志》《释省通志体例》等内容。还有其他有关专著与论文。
近几十年,方志学理论研究虽有一定的进展,但尚未能建立起比较完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