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内文
P. 96
086 且留下
宣靖王,先殡金陵,暨宪圣备妃册,始敕葬石人岭下。茔上有屋,盖垂帘
后父旧制也。考王名近,以宪圣后贵,累官武翼郎,卒赠太师,追封‘吴
王’。其子益官至节度使,进太师,封‘太宪郡王’,卒又追封‘卫王’,
谥‘壮简’,附葬宣靖墓侧。”另一位则是赵氏族人,即赵构族兄赵子偁,
卒谥“安僖”,追封“秀王”。《淳祐临安志》载其墓在龙居坞。龙驹山之
所以被称为“赵山”,或即缘于此。龙驹山还曾有北宋沈遘墓,南宋毕进、
毕再遇父子墓。沈遘,字文通,沈括侄,曾任江宁府通判,集贤校理,越
州、杭州、开封知府,翰林学士。毕再遇是南宋抗金名将,字德卿,山东兖
州人。据明凌迪知《万姓统谱》中记载,他“姿貌容美雄杰,武艺绝人,挽
弓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且智勇双全,留下许多以智取胜的佳话,
“悬羊击鼓”即是其中一例。
留下消失了的元代墓葬中,有一个叫吴福孙的人的墓。此人生前曾任上
海主簿,擅书法。元代被列入 “儒林四杰”的黄溍曾为其撰《上海县主簿吴
君墓志铭》,今录全文于下:
君讳福孙,字子善,姓吴氏。其先有为宋执政者,曰正肃公育,自
建之浦城,徙汴之新郑。南渡初,有自汴之新郑徙武义者,曰克立,
逮君□世矣。父东,又自婺徙家于杭,故今为杭州人。母施氏。君生而
俊爽,稍长,强学好修。元贞元年,君犹未冠,用浙西宪使东平徐公察
举,补嘉兴路儒学录,迁宁国路儒学正。江东宪司治宁国,涿郡庐公按
临之暇,略其势分而与之游,数以诗篇相倡答。君既书再考,例当序
进,绝口不自言。前代名流及时之雅望,若戴先生率初、仇先生仁近、
胡先生汲仲、邓先生善之,咸加爱重,莫不折行辈与之均礼,魏国赵文
敏公,待之尤亲密。文敏以善书名天下,慕而效之者往往逼真,然罕
有若君能得其早年楷法之妙者。君兼工于篆籀,文敏极称许之。皇庆二
年,诏起文敏入侍讲于集贤,挽君俱行。中朝贤士大夫礼遇甚至,君泊
然未尝有所造请。至治二年,乃以教官借授潮州路潮阳县青洋山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