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内文
P. 99

留下墓葬文化:时间的痕迹          089






                 到沪后,早有旋杭之说。兹闻孙氏定八号乘特别快车返杭,随行者有男二公
                 子一人,女四公子一人,住于钱塘门外杨家牌楼某某山庄。闻孙氏专为扫墓
                 而来,并无政治关系,故不谒见当道,以免宴会。”这一年,孙宝琦任段祺

                 瑞内阁的财政总长。1917年11月3日《申报》上,一条关于他的信息写道:
                 “浙绅税务处督办孙宝琦氏回杭养疴,各节曾志报端。兹悉孙氏此次莅杭,

                 系因原建之某处山庄在留下相近之杨家牌楼地方,房屋窄小而其旁尚有余地
                 数亩,拟建筑高楼大厦以便将来居住,并闻孙氏业于昨日(一号)上午八点

                 三十分,乘一百零五号慢车另挂头等车一辆,启行赴沪,小作勾留,不日即
                 须北上。”1921年10月7日《申报》上“杭州快信”又载:“孙慕韩前日抵

                 杭,昨至杨家牌楼祭扫祖茔,闻此来并无政治关系。”从当年的这些新闻
                 报道中可以想见,孙宝琦在每年的8至11月间,几乎都要到杨家牌楼扫墓。
                 上引《申报》之“某某山庄”,即“养福山庄”——这一点也是有证据的。

                 1925年9月2日《申报》上有一条“杭州快信”:“孙宝琦二十九日午刻,莅

                 杭至竹竿巷张宅,略事休息即回谒夏省长及高绅云麟等。昨(三十一)夜,
                 夏省长设筵宴,孙畅谈沪事,不愿卷入漩涡,即出使俄国亦露辞意。今日上
                 午,孙赴留下杨家牌楼扫墓,即于养福山庄(为孙所建筑)小作勾留,返沪

                 北上。”又1925年9月3日《申报》载:“孙宝琦现寓留下镇杨家牌楼养福山
                 庄。省会警察冯厅长,昨令该镇警佐徐振之派警察一棚,至该庄守卫。孙督

                 办一日上午返署后,即用电话电知孙宝琦,约下午走访。孙因之先时入城,
                 晋谒孙督,下午回拜,畅谈良久。”然而,这次孙宝琦在扫墓中,据说脚受

                 伤了,只好在养福山庄多住了几天。事见1925年9月8日《申报》消息:“孙
                 宝琦在留下扫墓伤足,近日寓养福山庄休养,不见宾客。昨电京,召长公子

                 孙景阳(执政府礼事实)来杭。”孙景阳,即孙用时。
                     民国二十年(1931),孙宝琦病逝。1931年3月29日《申报》登文:“前
                 国务总理孙宝琦,病故沪寓后,现已定于四月十九日在沪开吊,二十日运柩

                 回杭州原籍,停厝杨家牌楼养福山庄,再行择期安葬,并定于四月二十二

                 日,在杭州昭庆寺领帖。”1931年4月22日《申报》又载:“前国务总理孙宝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