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内文
P. 102
092 且留下
常德武陵人。在襁褓中,即能合掌称南无佛陀。逮就外傅,不伍群儿,聚
沙画地为佛塔,或趺坐观鼻。九岁,诣莲居绍觉师,受归戒,遂依座下。
十五,剃发。二十,入云栖,受具戒。真父母先后礼绍觉师出家。真就养无
方,数十年如一日。师殁,真主莲居。著《唯识合响》,兼授金刚宝戒。建
大悲坛,兼修事理二忏。年七十一,秋,示微疾。集居士弟子,嘱以护持正
法。越七日,沐浴更衣,趺坐持珠,与众同称佛号。顷之,声息俱寂,鼻垂
玉箸过尺许,逾时顶犹热。先是优婆塞周氏,梦天乐迎真西逝,急偕戚属数
人,来受皈戒。庵主道声,预以元日梦真坐莲台上云。
海松塔院,位于西溪路留下集镇东面300米、西溪路北的高坡上,现驻地
部队的围墙边。清光绪十六年(1890)夏季大旱,乡民多天抬天曹庙神求雨
无效,眼看将要遭受灾荒,心里都很焦急。灵慈庙主持海松和尚当时已七十
多岁,事先不告知他人,收购大量干柴在镇东路北高坡上叠一柴堆,自己沐
浴净身,焚香祷告,身披袈裟盘腿坐在柴堆上,自焚化身,临时才向徒弟说
明为了求雨。待乡民闻讯赶到,已烈焰腾空无法抢救,不久,果然大雨倾
盆,旱情得解。里人感其德,集资在其焚化处建“海松大师舍利塔”,并在
灵慈庙东墙外建“海松大师塔院”,光绪十八年(1892)落成,供奉香樟木
雕的海松大师坐像。
佛教界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居士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
主义者。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
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2000年5月
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赵朴初先生灵塔位于杭州法华寺。
三、重修的胜迹
西湖区桃源岭北麓,今西溪路549号,即正大青春宝厂院东边树林中,掩
映着一道白色的西式风格的大门,门的横梁上写着“卫匡国传教士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