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内文
P. 159

留下美食、茶及“非遗”         149






                     左宗棠从军多年,对军队的军旗和枪支最有感情,在他的眼里,这一叶
                 一芯,就犹如一旗一枪。他不但为胡雪岩解了围,也为龙坞长埭里的茶叶取
                 了个好听的名字。三十几年前,只有龙井村产的茶叫龙井茶,或者说得大一

                 些,后来泛指西湖乡产的茶,其他地方的茶叶都不能叫龙井。钱塘县除龙井
                 村以外产的茶,包括西溪十八坞的茶叶,都叫旗枪。

                     西溪自古就产茶,明代黄汝亨《永兴寺碑记》曰:“即十八里梅花。春
                 时山家焙茶,香闻十余里。”西溪盛产茶叶由此可见。西溪茶叶的品质和声

                 誉非常高,明人冯梦祯说:“西溪茶利之厚,十倍于龙井。……逼近兰松梅
                 竹之香,真龙井之伯仲也。”

                     明朝末年,江南著名的篆刻家马元调,在崇祯十年(1637)夏,曾经经
                 过留下西溪古镇,游历龙坞横山,拜访了横山草堂主人江元祚,并且写下了
                 《横山游记》。他住在永兴寺,也就是现在的西湖高级中学所在,过西溪

                 市,“市中百物略有,商贾亦具,负薪者尤塞途。居人储以待价,高与楼

                 等。焙茶处,新香酷烈。茶客多松江人,载米来易,舟首尾相衔接。亦有歌
                 儿伎女来逐茶市。亦一时土风景物也。”
                     马元调的笔下,把当年留下“西溪市”茶叶交易的盛况描写得清清楚

                 楚。客商大都来自于松江府(今上海),西溪河里有大量的船只,首尾相
                 接。用松江的大米来换取西溪的茶叶。对于新茶的香味也有“新香酷烈”的

                 描写。还有许多歌女来西溪茶市上凑热闹赚点钱,成为当时留下西溪古镇的
                 一道亮丽风景。

                     西溪产茶,安乐山的茶被称为“西溪一绝”。留下多山地少农田,留下
                 的山地以适宜于种植茶叶的酸土为多。《杭县志稿》说:“西溪茶利之厚,

                 十倍于龙井,盖安乐山西麓为西溪镇,即留下。环山之茶皆聚于此,自昔著
                 名。”清人陈如松,就是爱国华侨陈嘉庚的父亲,更是赞美留下安乐山之
                 茶,写下了《安乐山茶》一诗:“金芽尽透市逾哔,安乐山泉到处夸。筐篓

                 云屯书姓氏,经商蚁集入行家。有泉不让中泠水,无种还推石缝茶。何必杏

                 村沽美酒,玉川风味自然嘉。”安乐山茶是杭州的一大名茶,生长于西溪安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