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内文
P. 147

以史入志:章学诚方志学核心理念的再认识




                    [1]
               法” 。为此,章氏主张立人物表。方志编纂类书化,是受历代总志影响
               的结果。

                    (四)方志编纂的非理论化。传统方志编纂,多出于功令,甚少有
               自己的理论。章氏认为“方志纂类诸家,多是不知著述之意,其所排次襞

                                        [2]
               绩,仍是地理专门见解” 。
                    笔者以为,章学诚所谓方志四弊,可以归纳为非学术化、非历史化。

               这也就指明了方志编纂改革的两大方向,即方志编纂的学术化和历史化。
               下面分别述之。



                    二、方志编纂的学术化



                    章氏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史著学术化,强调史著编纂的研究性与思

               想性。他认为只有史义、史德、史体、史事、史文有机结合的史著,才可
               称著作。章学诚的方志理论,基本是其史学理论的克隆。章氏方志学的核

               心理念是将方志当成著作,用志义、志体、志事、志文、志德来严格写方
               志。章氏写的方志序例文章,都是谈史法、志法的,表明作者时刻关注史

               学理论。强调方志编纂也应成为学术著作,是章氏高明之处。
                    章氏理论可以从其术语的使用中观得一二。关于志,章氏在不同地方

               有不同说法,主要是两种,其一称志即“志”,如“夫志者,志也,其事
                                                               [3]
               其文之外,盖有义焉。所谓操约之道者,此也” 。其二称志即“识”,
                                                                              [4]
               如“志者,识也,文士华藻,胥吏案牍,皆不可以为志,明矣” 。通贯
               章氏对志的定义,可见其方志学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志识,“每见近人修




               [1] 《湖北通志人物凡例》,《文史通义新编》外篇六。
               [2] 《报黄大俞先生》,《文史通义新编》外篇三。
               [3] 《亳州志掌故例议下》,《文史通义新编》外篇五。
               [4] 《湖北掌故序例》,《文史通义新编》外篇六。


                                                                                        139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