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内文
P. 139
续修:重温章学诚方志理论
部志书中的“专志”“专篇”“专章”,仍然是方志的主体。而新方志
的附录,包括文献辑存、考辨等,相当于章氏所讲的“掌故”。三者中
有别在于“文征”,新方志对艺文的收录重视不够,一是由于改革开放,
重视经济记述;二是现当代文学创作繁荣,尤其是大篇幅的小说、散文的
出现,造成了艺文辑不胜辑的状况(旧方志艺文辑录的主要是奏议、征
实、论说、诗赋,文较短小)。首届修志即将结束时,人们对艺文收录不
足提出了批评,有待于续修中予以纠正。在续志编纂中,我们应该进一
步发扬章学诚的“三书体”,对于艺文可以采取书目与经典诗文辑录相
结合的方法,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记述。至于“志”的记述,社会主义首
届志书采用了“述”“记”“传”“图”“表”“录”的形式,在章学
诚“纪”“表”“考”“传”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述”,也就是
总述、概述、编下序、章下无题导言,使“独立栏界”的门类叙述通过
“述”予以勾连,并进行了宏观综述和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此外,我们
在志书的卷首增加了大事记,在图表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科技——照片
(甚至包括卫星遥感照片),使社会主义新方志在内容上增强了著述性、
整体性,在形式上增强了时代性。这些是续修新志时应进一步发扬的。我
们还要用电脑进一步丰富续志的编纂材料,缩短志书的编纂时间,使志书
的信息得以更快捷地传递。为了记述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续志的体裁还要进一步创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提出增设“专题”,正
是对方志体裁的丰富和创新。
社会主义第一届新方志的体裁是在章学诚“三书体”的基础上发展而
来的,而社会主义新志的续修同样要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创新。
二、章学诚的《修志十议》仍须引起当代修志者的重视
章学诚归纳了历史上修志的弊端,并根据自己的修志实践对修志易出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