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内文
P. 138

章学诚研究概览




               与编纂了《天门县志》《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麻城县志》
               《湖北通志》《常德府志》《荆州府志》《石首县志》《广济县志》。梁

               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誉他主编的《湖北通志》是“史界独
               有千古之作品。不独方志之圣而已”。在方志学理论方面,他写下了《修

               志十议》《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方志辨
               体》《方志立三书议》等论著,并创立了通志(省志)编修全新的义例。

               他通过不懈的修志实践和理论探索,建立了较完备的方志编纂学理论体
               系。他对方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给予了全面的论述。他首先提出“志属

               信史”,主张方志应立“志”“掌故”“文征”三书,“志”需采用纪、
               传、考、表、图诸体裁。如此全面地阐发方志学理论,在封建时代章学诚

               是第一人。自章学诚的方志理论起,我国的方志学才真正开始形成了一门
               独立的学科。

                    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方志的编纂是在一代代继承和创新中发
               展的,因之在续修开展之初,重温章学诚的方志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一、用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议》考察新方志编纂体例的

               得失



                    章学诚在他的《方志立三书议》中,主张方志要立“三书”体例,
               “三书”是讲志书是由“志”“掌故”“文征”三种体裁组成。其中,

               “志”是主体,是成一家之言的著述,“掌故”储存典故、档案和史料,
               “文征”辑录艺文,也就是说,“志”是著述,“掌故”“文征”是文

               献汇编;同时,“志”是由纪、表、考、传等体裁组成。社会主义第一
               届新方志的编修中,我们基本上继承和光大了章学诚的“三书体”。我

               们明确认为,社会主义新方志既有著述性,又具有资料性,这是方志与
               其他文献的不同之所在,新方志应属“资料性著述”。“志”也就是一



           130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