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内文
P. 201
倾听留下(下) 191
二十四
终于熬到向脑后古怪的辫子和更古怪的文化专制告别的时候,一座市镇
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可能有无数个,但对留下来说,地理方面的标志,是风木
庵主丁丙的儿子丁立中出版了他的《西溪棹歌》,在序里他告诉我们有关西
溪新的方位概念是:“西溪在西湖之阴,旧名南漳湖。东至钱塘县下塘,西
接余杭苕溪,纵横三十里。”相比他父亲《武林掌故丛书》里费心搜罗的那
些,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尤其以下塘为钱塘之东的说法,跟芦雪庵里新立
《历代两浙词人祠堂碑记》的“北山之北,西湖之西”有得一比,可谓前
所未闻。而行政方面的标志是杭州府被撤销,原辖仁和、钱塘二县并为杭
县,留下属杭县管辖。在此后到郁达夫以未来女婿身份造访金刚寺巷8号王
宅那年恢复杭州市建制,中间的16年中,留下在新设立之杭县内具体担当了
什么角色,行政区划情况如何,所辖范围有多少,由于20世纪出版的《杭州
市志》里没有交代,具体不是很清楚,但本省首条省道杭余公路民国十二
年(1923)十月建成通车,沿途七站观音桥、松木场、古荡、东岳、留下、
闲林、余杭,其中有一半都在留下境内,这是可以肯定的。钟毓龙《说杭
州》又记民国十三年(1924)时浙江省省长卢永祥为避免内战率军撤出杭州
(按:时无“杭州”,应作“杭县”),“其驻千秋岭之军撤退过留下时,
镇人饷以酒食,兼犒于银。均固辞,曰:未奉令,不敢受。固强之,则受酒
食而银终不受。”尽管主要为赞扬卢氏军纪之严明,但留下镇民的富裕和好
客亦可概见一斑,这也是可以肯定的。至于风土物产、社会面貌方面的情
况,在魏金枝的《留下镇上的黄昏》和石克士的《留下镇一瞥》里亦有较为
细致的描写。
魏金枝是民国时代的著名作家,其《留下镇上的黄昏》发表于《莽原》
1926年第12期上,则必写于当年或更早,可以确定是杭县时代的作品。在他
眼里看来,尽管汽车是新时代的标志,代表着财富和先进的生活方式,但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