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内文
P. 37
近代对章学诚方志编纂理论的扬弃
治《万安县志》序中就从繁简的角度,肯定了章氏对前世号称“简括”
的志书的评价。他说:“余惟地志之体,肇于《禹贡》,详于《周礼》
职方氏。汉光武诏撰《南阳风俗记》,厥制加详,自后若晋挚虞《畿服
经》、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
舆志》,并主详赡,而明韩邦靖志朝邑、康海志武功,独以简括矫之,为
世所推重。然会稽章学诚尝条举其失而论之,虽质之作者,亦无以解也。
[1]
窃谓文无繁简,惟以实事求是、有裨于政治人心风俗为主。” 光绪时
期,陈作哲在光绪《闻喜县志》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他说:“作志有三
难:一曰体例欲精则难,二曰考据欲核则难,三曰文章欲洁则难。至避忌
畏谤之难抑末也。自明以来,郡邑大率皆有志,最著者推吾秦之《武功》
《朝邑》。间尝披诵再三,服其文章之洁。其体例、考据实未敢雷同附和
[2]
也,以故洪稚存、章实斋皆尝讥之。” 民国时期,余铁夫在民国《合江
县志》序中说:“嗟乎!地方志乘,国史取以为资。自志乘失其传,而于
是体制全乖,纪传叙述之文尤无法度,不惟其言不尽雅驯,亦复有害于事
理。宋范石湖之《吴郡志》,明康对山之《武功志》,清陆稼书之《灵寿
志》,均脍炙人口,为后来典则。纪文达公撰《四库提要》,亦尝称为良
志。而章实斋先生之《文史通义》著论驳之,犹不能免无伦类之讥。” [3]
民国35年,郑丰稔在民国《长泰县新志》序中也说:“《史记》者,太
史公发愤之所为作也。其词激,其旨微,而其文亦遂雄视百代,而卒莫
之能及。然清魏禧之言曰:‘史主纪事,马迁当以文雄天下,若史之体则
班固为优。’此则右班左马之说也。窃以为史有然而方志亦不能例外,然
《武功》《朝邑》,文人之志也,而论志者亟称之,至章实斋氏始抉其
[1] 同治《万安县志》,张岳龄序,见《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卷》。
[2] 陈作哲修,杨深秀纂:光绪《闻喜县志》,陈作哲序,光绪六年(1880)刻本。
[3] 王玉璋修,刘天锡、张开文等纂:民国重修《合江县志》,余铁夫序,稿本。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