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1 - 内文
P. 311

清廷国史《章学诚传》的编纂




                                                 [1]
               事迹与学说被埋没了一百二十年。 胡氏《章实斋先生年谱》对章氏学说
               的表彰之功无法抹杀,但他所述章氏思想在晚清的境遇与实况有相当程度

                                                          [2]
               的出入。胡适此说,一直遭到学界的质疑。 但这个争议背后有真问题,
               即章氏思想在晚清的遭遇究竟如何?大体上,学界同意,章氏学说在晚清

               并未被忽略,其生平更没有被埋没。相反,其学说在晚清传播较广,并获
               得了高度评价,但章氏思想具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获得了怎样的评价,

               尽管有前述各位的重要成果,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晚清时期章氏学说的接受史内容非常丰富,相较于学界目前的讨论,

                                          [3]
               尚有很多可供开掘的余地。 比如,就章氏影响的广度而言,前述各方所
               讨论者仅是晚清有关章氏思想影响的部分例证,还有更多相当重要的意见

               可供搜集评断。另一方面,就章氏影响的层级而言,研究者所论及的主要
               是民间、学者的评价,没有涉及清廷方面对章氏思想的评价。而实际上,

               清廷高层对章氏学说的评价是其在晚清境遇的一个重要方面。清廷国史的
               记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官方对士人的评价和认可。章学诚在清国史中

               并未缺席,在国史列传中数次获得立传,颇显朝廷表彰之意,可以反映章
               氏身后境遇之一斑,但这些档案尚未得到关注。有鉴于此,小文基于台北

               “故宫博物院”藏清国史馆传包传稿,浅析清廷国史对章学诚记载的变化
               过程。


               [1] 胡适称:“我那时正觉得,章实斋这样一位专讲史学的人,不应该死了一百二十年还没有
               人给他做一篇详实的传。……因此,我那时很替章实斋抱不平。他生平眼高一世,瞧不起那班
               襞绩补苴的汉学家;他想不到,那班襞绩补苴的汉学家的权威竟能使他的著作迟至一百二十年
               后方才有完全见天日的机会,竟能使他的生平事迹埋没了一百二十年无人知道。”“民国九年
               (1920)浙江图书馆得会稽徐氏抄本《章氏遗书》,铅印行世。冬,日本内滕虎次郎先生所作
               《章实斋先生年谱》在《支那学杂志》发表。十一年春,本书初版出版。国人始知章先生。”
               《章实斋先生年谱》,《胡适文集》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5页,121-122页。
               [2] 钱基博、朱敬武、吴天任、余英时氏均曾对胡适这个判断作出批评。关于章学诚思想身后
               境遇研究的学术史,刘巍有简明扼要的归纳,见刘氏著《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6、47页。
               [3] 在数千篇对章学诚思想学说的研究成果中,绝大部分是对其史学理论和编纂成绩的分析阐
               发,对于章氏思想在身后境遇的探讨仅有上述数种。


                                                                                        303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