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内文
P. 315
清廷国史《章学诚传》的编纂
之说,言明季党祸缘起,阉寺乱政,及唐鲁二王本末,往往出于正
史之外,秀水郑炳文称其有良史才(《文献征集=存录》)。自游
朱筠之门,筠藏书甚富。因得遍览群书,日与名流讨论讲贯(《文
史通义》识语)。尝与休宁戴震、江都汪中同客宁绍台道冯廷丞
署,廷丞甚敬礼之(《文献征存录》)。震论修志但悉心于地理沿
革,则志事已竟。侈言文献,非所急务。阳湖洪亮吉尝撰辑乾隆府
厅州县志,其分部乃以布政司分隶厅州县。学诚均著论相诤(《文
史通义》),夷然不屑(《粤雅堂丛书跋》)。著有《文史通义》
八卷,《校雠通义》三卷,其中倡言立论多前人所未发,大抵推原
官礼而有得于向歆父子之传,故于古今学术之原辄能条别而得其宗
旨(《文史通义》识语)。大兴方恮嗜其书,以为窥六艺之精微,
群言之奥旨,比于刘向郑樵而得其精(《顺天府志》)。所修《和
州》《亳州》《永清》县诸志,是非斟酌(《文史通义》外篇),
亦匪兼才学识之长者不能作云(《粤雅堂丛书跋》)。所自著有
《实斋文集》(《经世文编目录》)。
光绪初年的这一次修纂工作中,《文苑传》共立正传119人,较《文
[1]
苑传》第三次稿即道光进呈本 的44人有大幅增加。进呈本《文苑传》的
记载截止于逝世于乾隆朝的姚鼐。《文苑传》第四次稿在姚鼐之后,增加
了从乾隆至同治朝的赵一清等数十人,截止于逝于1870年的吴士迈。《文
苑传》第四次稿的汇稿本析为四卷,《章学诚传》居于第三卷第12位。
《章学诚传》尽管正文只有四百余字,但内容丰富。传文记载条理清
晰,甚有章法,依次介绍了传主的科甲出身、治学特点、学术渊源、主要交
游、学术观点、学术成就及其评价、主要著作。传文在记载章学诚姓名、籍
[1] 《清史·文苑传》不分卷,八册,原题名:稿本《清史·文苑传》,文献编号:故殿
033548,清内府朱丝栏写本。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