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3 - 内文
P. 313
清廷国史《章学诚传》的编纂
[1]
章氏合经史为一,颇中肯綮。 朱锡庚更把章学诚视为“乾隆年间三大绝
学”之一,是对章氏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至今也是罕见的奇论。而在晚
清时期,章学诚思想对于其他人物的影响并不少见,比如以史学著称的李
元度在文中数数称引章氏。总之,晚清时期,章学诚的思想曾在学界中发
生很大影响。
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在官方记载层面,章学诚也不曾被遗忘,在
清廷国史《儒林传》和《文苑传》中都曾多次被记载。清廷从乾隆年间开
始大规模修纂国史,而在嘉庆时期,《儒林传》《文苑传》等国史类传的
编纂工作集中展开。阮元是促成章学诚传进入国史的重要人物。他在1810
至1812年,即清嘉庆十五年至十七年纂成《儒林传稿》,其中即有对章氏
学的初步记载,尽管阮氏没有将章学诚列入《儒林传》,也没有正式记载
其生平。在《儒林传稿·邵晋涵传》中,章氏大名及其代表著作《文史通
义》和主要学术观点“浙东学术”都被载入。阮元肯定了章学诚是邵晋涵
[2]
的密友 ,采用了《文史通义》的相关文字来记述邵晋涵的生平与学术,
[3]
实际上采信了章氏的“浙东学术”说,将邵氏纳入浙东学人谱系 。
阮元能如此做,是因为他曾任职浙江巡抚,知晓章学诚其人,并对其
学术有相当程度的认知。章学诚曾经请朱珪关说阮元,为自己提供工作便
[1] 这可与余英时、刘巍等对章氏“论道”思想核心的阐发参看。刘巍认为:“六经皆史反映
了章学诚在汉学与宋学分化之初就欲站在史学立场加以统合的新动向。”见刘巍《经降史升:章
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来龙去脉》,《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1-78页。
[2] 阮元在《儒林传稿》辑纂中的贡献究竟如何,《儒林传稿》是否可以算阮元的作品,学界
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清廷国史修纂的体制,总纂之下,尚有提调等人担任分纂,但阮元在《儒林
传稿》的编辑工作中绝非挂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传包传稿档案中没有《儒林传稿》完整
的原始稿本,但尚存少量单独的传稿如《李容传》和《张惠言传》可证一斑。这两个传稿之首均
有国史馆总裁的审阅签名,都写着“前总纂官阮元辑纂”的字样。按清国史馆对于工作成果的认
定有明确的规则,凡是初辑本都写某某人“辑纂”或者“初纂”,此后的复核、校阅环节均题写
“校阅”或“核辑”。《李容传》和《张惠言传》都保留着与《儒林传稿》同名传记的样貌,所
以阮元曾实际从事《儒林传》的编纂工作是确切无疑的。
[3] 见拙文《“国史儒林”和“浙东学术”》,《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
期,90-103页。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