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内文
P. 58
048 且留下
安乐泉像一位沧桑的母亲,风化的石井圈上有隐隐的裂纹如皱纹。金老师告
诉我,安乐泉在原油脂厂旁边,老留下社区边的弄堂里,从茶市街路口进去
大约二三十米的山边斜坡上。
奇怪的是,我不仅问了文化站的人,也问了几位河边的老奶奶,还在留
下街道问过一位本地的老先生,他们的嘴里都没有提起“安乐泉”的名字。
这里的人们只知“上庙井”,不知“安乐泉”,尽管很多人喝了她的“乳
汁”几十年。“上庙”是座什么庙,我头脑中一直存着疑问,后来才知道,
留下人口中的“上庙”全称是“上土谷庙”,又称“永福庙”。《西溪梵隐
志·纪刹》记载,上土古庙“在溪市杪。俗称上庙,祀永福、永安二神。前
为堂,奉观音大士。古松一本,大数合抱,盘旋飞翥,为诸祠冠”。原来是
本地一座较大的土谷庙。后来,在查阅资料时又发现一张由顾振祖老先生提
供的,拍于民国时的老照片,照片上是春天的永福庙,黑瓦白墙,周围依稀
是一片开花的田地菜园。
那就是了。把金老师提供的安乐泉照片和顾老先生提供的永福庙老照片在
头脑中合成一下,大致就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乃至这样一种画面:一条石
板小道曲曲弯弯通到安乐山南麓的山坡上,石板路两边是金黄的油菜花田或青
青的稻田。天刚放亮,一群山鸟在林中啾鸣,静静的土谷庙还沐浴在发白的雾
岚中,有人挑着木桶来到土谷庙前,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她放下水桶进庙,先
拜慈颜微笑的观音菩萨,再拜两位笑呵呵的土地神,拜完后出庙,打两桶水,
笑吟吟地挑水回去,回到炊烟袅袅的市井里巷。又有健壮的男人挑着更大的水
桶来,是老街上六作齐全的官酱园的人,也许是俞大兴家的,也许是沈永顺家
的,也许是方正大酱园的伙计。因为安乐泉的水好,当年留下酱园的成品,酱
油、酒、醋、酱菜、腐乳等,质量远胜于市区的,深受市民的欢迎。所以市区
的酱园都来向这几家酱园批发。从酱园发出的货先船运至松木场,然后再由挑
夫送货上门,一天都有几十担的量。后来兴起的德昌酱园,1949年后转为公私
合营,也就是1958年更名的西子酒厂,生产的黄酒在八九十年代畅销全国,这
是留下曾有过的辉煌,也是安乐泉的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