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内文
P. 56

046  且留下






              末西湖绸厂搬迁后,那片地方很快成了厂房工地。
                  《西溪丛书》编委金永炎老师说最后一次见梅花泉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十几年前,新来的区委书记点名要看梅花泉,金老师陪他到了一片厂房工

              地,当时区委书记不相信前人诗中描绘的梅花泉就是建筑工地里蓬头垢面的
              建筑水源,又问了杨家牌楼的人才相信了。区委书记看了梅花泉之后大失所

              望,悻悻离去。那时的人们缺乏保护意识,等厂房造好,梅花泉就埋入了厂
              房的地下。

                  留下地区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梅花泉被湮没之后,所幸酿造梅花泉酒
              的制作工艺还在古镇流传。前些年从西湖酒厂(前身是德昌酱园)退休的老

              厂长岑琪琳就是梅花泉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人。2006年,留下镇政府向杭州市
              政府申报梅花泉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通过。筹划中,梅花泉有望得到
              恢复,梅花泉酒有望恢复生产。届时人们可以尝到用梅花泉酿制的地道的梅

              花泉酒,或许可以媲美南宋时御制美酒的口感。

                  1958年进德昌酱厂当学徒,与酒相伴55年的岑琪琳老厂长说:“梅花泉
              酒酿制传统技艺,生产用原料为粳米、糯米、小麦、酒药、麦曲菌种、焦糖
              色等。原料经过筛、浸米、蒸饭、摊冷、落作、主发酵、开耙、灌坛后酵、

              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坛等十几道工序,历时3年方成成品酒。这个酒
              含有多种氨基酸,芳香醇厚,色香味俱佳。”好水好粮酿好酒,梅花泉酒令

              人期待!
                  “平生癖性傲梅花,犹爱梅花酿酒嘉。甘洌独堪供隐逸,清真不许醉豪

              华。浅斟月下杯凝白,细嚼林间脸衬霞。始信惠泉名可胜,品醇弥觉雅情
              赊。”这是《西溪联吟》中所载清代诗人吴祖枚的《梅花泉酒》的诗句,吴

              氏在诗中对梅花泉酒青睐有加。
                  借一杯销魂的梅花酒,可以穿越千年的时光。春天,我来赴你在梅花溪
              边看花赏泉的约会。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