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内文
P. 59
是坞有泉皆到水 ——说说留下的泉和井 049
安乐泉出水比较快,这是街道文化站的人说的。安乐泉是一位慈爱的乳
母,以最清澈、最甘甜的泉水,无私、尽心地哺育勤劳朴实的留下儿女,不
求回报。
那天下午,我一直在两三个足球场大的废墟中茫然地寻找,废墟中除了
瓦砾还是瓦砾,废墟中不见土谷庙,也不见飞鸟盘旋的古松,废墟中也没有
一条通向安乐泉的小路。在废墟中找了很久,十分沮丧的我几乎怀疑是不是
真的有这样一潭泉存在。还好,后来遇到了一个捡破烂的老婆婆,手拿蛇皮
袋的她回身一指,指向靠近山脚的那片废墟。终于,在一堆微微隆起的废砖
和黄土堆里,我见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黑洞”,内壁四周用青砖砌成,深
约3米多,狭长的底部积满淤泥。那天下午,我独自在废墟里对着一个黑洞发
呆,不知过了多久,抬起头,天空一片荒凉。
清代吴祖枚《西溪联吟·安乐泉》云:“安乐山边水一泓,照来毫发尽分
明。交从澹处交应久,泉到名时泉自清……”这是诗一样的安乐泉,我热心
期盼留在旧时光中的安乐泉,将来随青山绿水、美丽的人居和清澈的人心的
归来而一起归来。
4.梦中的花坞十泉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说起
山泉,不得不提及渐渐被人遗忘的花坞。花坞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杭州
人踏青特别喜欢去的一个地方。1936年,《越风》第11期上登有余小可写的
《闲话花坞》,像一份详细的花坞导览地图,余小可在文中说:“由湖滨搭
坐六路公共汽车直达,要不到一刻钟时间,只花二毛八一位,便可至这地擅
幽邃奥僻的地方了,真是再经济也没有……”在公交车还未开通的20世纪20
年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曾坐黄包车到花坞喝茶。那是一个风和日定的清秋
下午,在游过伴凤居和风木庵之后,有些口渴的他问车夫哪里有乞茶处,车
夫就将他拉到花坞的中部。车夫敲开一间木鱼声声的清修的庵堂的门,里面
一位白发盈头、皱纹很少的老婆婆接待了他们。他们在佛座上经卷纵横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