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内文
P. 57
是坞有泉皆到水 ——说说留下的泉和井 047
3.“古镇乳母”安乐泉
入住在十八家宾馆后的第
二天早上,诗人柯平指着房间
窗外的那一座圆鼓鼓的小山
问:“那是什么山?”有人答:
“那是安乐山。”大胡子诗人
听后笑得像个孩子,他说:“啊
呀,原来是安乐山,难怪我睡
安乐泉(金永炎 摄)
得那么香。”安乐山是留下的一
座案山,因五代时吴越王子筑庵养疴而愈得名。安乐山上还有安乐塔。安乐
山历史上曾有永兴寺,寺前有安乐桥;有溪巢庵(古福胜庵),写《西溪百
咏》的释大善曾隐修于此;还有闻名西溪的安乐山茶和安乐泉。据清代吴本
泰《西溪梵隐志·纪胜》载:安乐山,“春日焙茶,石坞香闻十里”。山脚有
1989年竣工入住的安乐新村。绿屏似的安乐山在旧时光里守护着繁华的留下
古镇,慈母般的安乐山用甘甜的泉乳哺育过勤劳朴实的留下人。
从留下文化站出来,沿着留下老街往西走一段路,过盈春桥往右十几
步,清晨的树荫下,面对面坐着五六个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其中有在留下老
街生活了60年的80岁的范美仙奶奶。范奶奶说:“以前老街上都喝上庙的水,
挑水要起个大早,去得晚,是要排长队的。”另一个戴老花眼镜的老奶奶说:
“自来水接通以后,还有人去上庙挑水,因为自来水喝不惯,上庙的水烧饭
泡茶尤其好。后来山上来了一家油脂厂,水质就不那么好了,后来老街上的
人就不去挑水了。”告别几位老奶奶,我独自去寻找“古镇乳母”安乐泉。
来之前我问过在留下做过十几年文化调研的金永炎老师,金老师曾访遍
留下的文化古迹,我曾见过他编写的书上一张安乐泉的照片。画面上的安乐
泉有圆形的石井圈,石井圈上凿着“古安乐泉”字样,为了便于我们看清上
面模糊的字迹,拍摄前细心的金老师特意用红色的粉笔描了一遍。照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