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内文
P. 127

香花之路     117






                 烦恼为菩提。佛法修行重要在于上供下施,以无上妙香供养诸佛菩萨、金
                 刚、护法和历代祖师,具无量之功德。
                     进香在南宋的杭州成为自上而下的时尚。在佛界、神界与俗世之间,香

                 成为最好的沟通方式。史料记载,在某个以高宗生日确立的天申节,十日,
                 帝驾往德寿宫进香;十二日,皇后进香,继而依次进香。寿圣皇太后生辰,

                 同样连日依次进香。至少说明,在一定意义上,皇家的生日也被等同于佛
                 界、道界的经典节日,向民间传递出特殊的信息。

                     寺庙并不全在山中坞内,入世与出世一样重要。留下镇老街上的寺庙便
                 是足证。比如曾经是“西溪百景”之一的灵慈庙,庙前是两家铁匠店,打制

                 的农具堆挂满墙。坐落在安乐街的天曹庙边上是冯、戴两家香烛纸马店,卖
                 一些线香、盘香、蜡烛、木版印刷神像等;其侧还有一座桥以庙命名,人来
                 人往,花蝶翻飞。同样坐落桥边的还有宝胜庵、回龙庙。安乐街的朱天庙,

                 前面修有一座跨街大凉亭,方便路人休憩。

                     朱天,指的是朱天菩萨,即明思宗崇祯皇帝,传说他是五百罗汉之一转
                 世。农历四月二十四是朱天菩萨诞辰,镇上要举办庙会祭祀,抬着菩萨塑像
                 巡行,一路丝乐供养。期间信众吃斋诵经。转世而来的菩萨是一种信心的创

                 造结果,更是香花品质在普通民众中的体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
                 佛,身边的例子就是一种上天的擢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天曹神降日。所

                 谓“天曹”,是指东汉熹平年间的余杭县令陈浑,因治理水患泽被后人,功
                 绩显赫,被百姓立祠祭祀。宋代有钱塘人戴隆,字灵慈,慷慨大义,乐善好

                 施。灾年饥荒,他以高价进、低价出的方式暗中送粮给人。死后乡人感念,
                 为其建祠纪念,是为灵慈庙。

                     世间处处留下了感念的灵应,也留下了一处处精诚修学的场所。孙宝琦
                 长女孙用慧为其信佛的生母修建的慕禅精舍,香花供奉佛像金身和玉观音的
                 隐深别墅,春申江卢氏土布芒鞋、带发修行的青莲庵,戊戌政变后看破红尘

                 的刘老太太的一心庐……

                     更多民众以传统的虔敬方式作为自我的修行。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