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内文
P. 58

章学诚研究概览




                                [1]
               多为后世开山” ,因此,先有史学理论素养,才有阅读志书与修志实
               践。有些学者则认为史学理论、谱牒学及目录学理论等,都对章学诚方志

               理论的产生、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方志学思想与成就

                    29.章学诚方志理论研究,黄苇,《历史学》1979年第4期。
                    30.章学诚的方志学,仓修良,《文史哲》1980年第4期。

                    31.再论章学诚的方志学,仓修良,《中国地方史志》1982年第1期。
                    32.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贡献,李昭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1年第1期。
                    33.章学诚与方志学,王复兴,《山东史志通讯》1982年第2期。

                    34.章学诚的方志学主张,刘光禄等,《中国地方史志》1982年第
               3期。

                    35.略论章学诚的方志学,吕志毅,《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36.章学诚的方志学,傅振伦,《河北地方志通讯》1985年第1期。

                    37.浅谈章学诚的方志学,黄道立,《春夏》1986年第2期。
                    38.我国方志学的奠基人——章学诚,唐元明,《浙江方志》1987

               年第1期。
                    39.章学诚与方志学,王占连,《唐山师专、唐山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
                    40.略论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贡献,胡振格,《史志文萃》1992年

               第2期。
                    41.试论章学诚的方志学说,张君炎,《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

               3期。
                    42.试论章学诚方志学的主要观点和贡献,陈春梅,《福建史志》




               [1]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家书二》。


           050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