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内文
P. 57

章学诚方志学研究综述(1801-2018)




               不能修志”主张,也是受到刘知幾“文人不能修史”主张的启发。统观他
               所修的《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县志》和《湖北通志》等各书序例,

               无一篇不是从史学角度入手加以论述,最后才落实到方志的编修,可谓事
               事论述有据,篇篇言之成理。他用史学理论来指导方志的编修和方志理论

               的探讨,是在方志理论上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
                    其次,修志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方志理论。他用丰富的史学理论为指

               导,每修完一部志书,都认真加以总结,将修志的实践经验及时理论化,
               并使它们在修志中具有普遍意义,反过来再指导方志的编修,这就是他方

               志理论所以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关键。
                    第三,总结和吸取前人修志经验和教训,并经过自己的努力改造,

               使之上升为修志理论,这是章学诚方志理论又一重要源泉。章学诚在总
               结前人修志经验时,一般用三条标准来衡量,一是史学法度,二是方志体

               例,三是内容价值。三者符合,自然是一部佳志。关于用史学法度绳之,
               在他留下的所评论方志里几乎每部都有涉及,因为他认为这是首要的,既

               然“志属信史”,故编纂中绝不应当违背史法。方志编修,本应反映社会
               现实,官名和地名都应以修志之时名称为准,不能随意乱用古代官名、地

               名,否则今古不分,是非莫辨。一部方志编纂得好坏,重要的还要看它的
               体例如何。如果不合方志体例,内容虽好也不能算是方志。方志的内容是

               否有益于社会风尚,有补于政事,则更是章学诚衡量和评价前人所撰方志
               价值高下的重要条件之一。可见章学诚是很重视修志的社会效益的,这正

               是他“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在修志方面的具体体现。
                    乔治忠在《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3

               期)中,认为:“这一套方志学理论以及修志中的许多创例,既不是得之
               凭空构想,也不是来自理论上的推演,而主要来源于编修方志的学术实

               践。”这一观点过于强调章学诚方志学理论来源于研读旧方志与修志实
               践。章学诚从小喜读史书,自称“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



                                                                                        049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