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内文
P. 75

留下名人留下文       065






                     丁氏是杭州的一支望族,以丁申、丁丙兄弟最为著名,因为这两位都做
                 了功德无量的好事,概括起来一是救书、藏书,修复、补抄《四库全书》;
                 二是做慈善,以一普通百姓的身份做了市长应该做的事情。两兄弟中丁申去

                 世较早,丁丙后来独撑大局,好在丁申的儿子后来辞官返乡也来帮助叔叔一
                 起做事,让丁家的文化香火得以延续。杭州有丁氏文脉,是杭州的幸事,也

                 是杭州应该倍加珍惜的事情。
                     丁申生于1829年,丁丙要比哥哥小3岁,丁申1887年过世,丁丙则没有能

                 迎来20世纪,他卒于1899年。据考,丁氏世系源于山东济阳。丁申祖上于清初
                 顺治三年(1646)由绍兴府山阴县柯桥迁往杭州,一开始定居在梅东高桥,后

                 迁居至杭城田家园北的头发巷(今直大方伯)。从这里慢慢扩展,东临直大
                 方伯,南至银洞巷,西到大王庙巷,北贴马所巷,占地近百亩。丁家家丁兴
                 旺,或仕为官,或勤耕读,或业商贾,代代相传。丁家有“济阳”“柯岩旧

                 一”“泉唐”“田家园丁”“梅束里民”等印,寓其迁居之地。

                     史传丁申、丁丙兄弟“友爱无间,自相师友,凡所设施,申或详列条
                 目,而令丙为之,出而瘅勤,入而计谋,如治家事,故并有名于时”。即但
                 凡做大事,兄弟俩都是同心协力,这就如同今天的艺人组合一样,所以后人

                 多以“丁氏兄弟”称谓,直到丁申去世,丁丙才单飞。
                     丁申、丁丙的祖上就非常爱藏书,其父当时就建有八千卷楼(意为藏有

                 八千册书),丁老先生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他收书、藏书不完全是为自己看,
                 他是替子孙后代着想。谁知这个基因的遗传真是特别奇怪,丁氏兄弟的爱书已

                 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不仅是散尽千金觅一书,而且是舍生忘死为《四库》。
                     话说咸丰十一年(1861)的冬天,在太平军进杭州城之前,丁氏兄弟和

                 家眷已经逃到距城几十里的西郊留下镇杨家牌楼避乱,那里有他们丁氏的家
                 祠,这个家祠就叫“风木庵”。丁家素有赈灾济贫之风,当时临近年关,兄
                 弟俩就在风木庵门口支起大锅煮粥以济灾民,这时他们还不知道八千卷楼连

                 同整个丁家大宅,已经在兵燹中被毁。

                     近正月十五的一天,丁氏兄弟一同到留下镇上买香烛等供品,他们发现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