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内文
P. 116

106  且留下






                  由石人坞入岭,过龙门山,沿法华坞进香古道,头顶树杪被万叠烟云笼
              罩,昔日樵径灌满了松风,脚下回环,便下到法华寺。这座始建于东晋初年,
              历史达一千七百多年的古老寺院为西溪名寺。明代洪瞻祖《西溪志》记载,晋

              时有僧结庐于此,修《法华经》,因显灵异,将山以“法华”命名。据传有一
              雉鸟于座边闻法,长达七年,后殒命而去。僧夜梦童子拜谒,说自己就是那只

              雉鸟,因法力而转生为人。僧乃接此子起名“昙翼”。昙翼七岁出家,十六岁
              剃度,于山中诵《法华经》十二载,感动普贤菩萨凌空现示。郡将此祥瑞奏达

              于廷,敕建法华寺以表。后来又有晋代法华祖师于斯隐修,天天颂《法华》,
              逝世以后舌生莲花,瑞应十八里。南宋建炎年间,高宗亲临法华寺礼佛,以感

              念南渡归来重拾金瓯之佑,并赐法华寺为“龙归寺”,法华坞为“龙归坞”。
              历史上法华古寺几经湮废。明代时,净土八祖莲池袾宏大师见云栖寺寺宇荒
              败,于是重新兴修,设禅室讲“禅净合一”之义,深得僧俗崇奉。有信徒法名

              广瞻者,将自家田园屋宅舍为基址,助法华寺再建。莲池大师于是命弟子济舟

              来住持,一切仪轨依从云栖寺,所以法华寺当时又有“云栖别院”的称谓。建
              起的寺院阔有十余亩之地,是西溪最大的佛教活动道场。声名引来四方香客,
              使得“法华进香,西溪踏青”成为生命乐事。

                  《法华经·法师品》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
              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

              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
              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

              悯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
              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悯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
              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佛经即是这样循循善诱,为广大信众大开方便之门。而佛经的传述,无

              论是口口相播,抑或是内心的默念与回味,都会引来更多香火的回应。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