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内文
P. 166

156  且留下






              度。哑目连戏就是当时东岳庙会的“社戏”。哑目连戏在表演时没有台词,
              主要以舞蹈、手势、表情来刻画人物,表演情节,是民间一种独特的哑舞
              形式,深受群众欢迎,表演者主要是来自绍兴一带的香客。抗战胜利后,

              老东岳村民自发组团演出哑目连戏,剧目包括《目连救母》中的“活捉刘
              氏”“送夜羹饭”等。哑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

              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的演出排场,在当时盛演不衰。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哑目连戏表演逐渐消失。许多人都听家里老人说起过哑

              目连戏,但是亲眼见过的却很少。2007年,在社区、街道和区文广新局的共
              同努力下,将这一被誉为 “戏剧史上的活化石”的哑目连戏重新挖掘、申

              报,成功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2014年3月,哑目连戏得到恢
              复,登台表演了折子戏《送夜头》,大获成功。此后,哑目连戏在市区多次
              “非遗”项目展示活动中演出,获得群众的好评。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