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内文
P. 49

章学诚方志学研究综述(1801-2018)




               生平事迹埋没了一百二十年无人知道。”近些年来,邱新立、陈鹏鸣、覃
               晓婷、龙武、薛艳伟等学者纷纷发表论文,指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章学

               诚在清代尤其是晚清,已经得到学者相当程度的重视,并非无人问津。他
               们广泛收集、梳理章学诚去世后百余年间官员、学者、出版商等各界人士

               对其生平学术的评价资料,重新定位章学诚学术思想在近代的传播路径。
                    章学诚的方志理论在其生前已经颇具影响,不少官员慕名聘请他修

               志,毕沅请他主持编纂《湖北通志》。地方官张维祺、周綮聘他前去修
               志,未获答应,两人甚为遗憾。不过,张维祺所撰的《大名县志》,从章

               学诚所写的《为张吉甫司马撰大名县志序》可以看出,是按照章氏方志理
               论而作。周綮所修之志,也得到章氏的理论指导。可见,章学诚的方志理

               论,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在当时默默无闻。
                    章学诚的方志理论,是在晚清经世致用学术风潮下,伴随其著述的刊

               刻流行而开始广为传播。章华绂在道光年间刊刻《文史通义》后,章学诚
               著述版本不断增加,例如:

                    《校雠通义》,刻本,南海伍崇曜粤雅堂,清咸丰元年(1851)。
                    《戴重事录》,《申报馆丛书》,尊闻阁主辑,铅印本,上海申报

               馆,清光绪间。
                    《丙辰札记》,刻本,《聚学轩丛书》,贵池刘世珩辑,清光绪间。

                    《章氏遗书》,刻本,贵阳,清光绪三年(1877)。
                    《文史通义》,章季真编,光绪四年(1878)刻本。

                    《湖北通志凡例》,活字本,武昌官书处,清光绪八年(1882)。
                    《文史通义》《文史通义补编》《校雠通义》,清光绪十九年

               (1893)刻本。
                    《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丰城余氏宝墨斋,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刻本。
                    《戴重事录》,刻本,都城琉璃厂,清光绪间,清末重印。



                                                                                        041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