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0 - 内文
P. 350
章学诚研究概览
物;章学诚从乾隆三十二年(1767)入朱筠门到朱筠去世,前后十多年间
亲炙受业,从德行到文章,得之于朱筠者颇多。所以,姚名达又于1927年
2、3月间作成《朱笥河年谱》。
其次,重编章氏著作。姚名达在检读各种《章氏遗书》版本之时渐渐
萌发了改编《章氏遗书》的想法。因为现行各个版本都不够理想,浙江本
不全且校勘粗疏,错误不少;刘氏嘉业堂本虽堪称搜集最富,却也谈不上
编排得当。更主要的是这些本子对章氏著作的写作年代都缺乏考订。姚名
达于是重新立意,从方便读者、突出学术思想的宗旨出发,对刘氏嘉业堂
本作了删减和重新编定。大致以篇为单位,以各篇的主旨归部,共设“论
学”“论文”“论史”等12部,删去一些无关学问的篇章。关于各篇之
后,凡著述之年地可考者,一一注明。这一工作于1926年冬完成,取名为
[1]
《章实斋遗著》 。
再次,作成新的年谱。在重编章氏著作的过程中,姚名达对章氏著作
无疑有了更深的阅读和研究,于是得以不断地增补胡谱。胡适是在自己的
《章实斋先生年谱》付刻后才知道刘氏嘉业堂正在刻印更为丰富的《章氏
遗书》的。所以,他在胡谱《自序》中表示:“希望刘先生刻成全书时,
[2]
我还有机会用他的新材料补入这部年谱。” 没想到这一工作由姚名达代
为进行了。但姚氏对年谱有自己的看法,又因为计划着要出版《章实斋遗
著》,所以姚名达自己作了一个适合于附于文集之后的“附见性”的新年
谱。这就是1927年4月发表于《国学月报》第2卷第4期上的《会稽章实斋
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姚谱)。
姚谱与胡谱的不同之处,姚氏在姚谱“引言”中作了介绍:
一,适之先生做的有议论解释和批评,我做的只有记述。
[1] 见姚名达《章实斋遗书叙目》,《国学月报》第2卷第3期,1927年3月。
[2] 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自序”。
342